秋毫为重泰山轻,自觉年时宠辱平。
却笑刘郎再来日,千帆万木动关情。
【注释】
偶忆:偶然想起。刘梦得:指唐代诗人刘禹锡。秋毫:比喻细微,这里形容头发。泰山:喻指高官显贵。宠辱:恩宠与屈辱。却笑:反问句式,意为笑。来日:未来的日子。千帆:众多船只。万木:许多树木。动:触动。关情:牵动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偶忆”开篇,即表明了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首联“秋毫为重泰山轻,自觉年时宠辱平”,诗人由刘禹锡的诗句联想到自身,用“秋毫”和“泰山”作比,说明自己与高官显贵相比,微不足道,而与平民百姓相比,却是尊贵至极。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权势地位的淡泊,又流露出内心的不平。
颔联“却笑刘郎再来日,千帆万木动关情”。诗人以刘禹锡自比,反问自己为何还要笑他呢?因为他已经离开了朝廷,回归田园生活。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感到高兴,反而觉得刘禹锡的到来更加触动了他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刘禹锡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反思。
颈联“却笑刘郎再来日,千帆万木动关情”,进一步描绘了刘禹锡归来的情景。诗人看到千帆万木在江面上摇曳生姿,不禁想起了刘禹锡当年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刘禹锡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纷争的厌倦。
尾联“却笑刘郎再来日,千帆万木动关情”作为点睛之笔,总结了全文。诗人通过对刘禹锡归来情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其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纷争的厌倦。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