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宵孤坐将何待,暗裹流光亦可惊。
夜色苍苍收欲尽,却看坠月入天明。
【解析】
“残宵”意为“将尽的夜”,指天快要亮的时候;“孤”意为“独自”;“惊”意为“惊动”。这首诗是诗人观月后即兴所做,表达了诗人深夜独坐、静观皓月,直到东方初升的感慨。
第一句:“残宵”,指将尽的夜,指天快要亮的时候。
第二句:“孤坐”,独自一人坐着。“暗裹流光”,意思是在黑夜之中看见月亮。
第三句:“夜色苍苍”,天色已很暗淡,但还欲收欲尽。“收欲尽”指天色将尽未尽的意思,也指人已入老境。
第四句:“却看坠月”,指诗人看到月亮坠落,天将明亮,而自己仍在黑暗中。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因看到月亮即将坠落于黑暗之中而陷入沉思。
第五句:“入天明”,指月亮坠落,天要亮了。这句写诗人由对月亮坠落的感叹而想到人生的无常和易逝,进而产生悲凉之情。
【答案】
译文:
将尽的黑夜里独自坐着,暗裹流光也可令人吃惊。天色已苍苍地欲收欲尽,却见坠月已经天明。
赏析:
本篇为观月之作。首句点出观月的时间是在残宵,即将尽的夜晚,暗示着观月的时间并不长,因此观月的心情也就更加迫切与紧张。次句“孤坐”意谓孤独地坐下来,“将何待”即无所事事、无所等待之意。三、四两句则从视觉的角度写月亮。“暗裹流光”,暗裹流光亦可惊。意思是说,在黑夜中,月光流动、流转,虽然不可见但却让人感到惊讶。这里既写出了月光流转的美丽和动人,更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和惊喜,同时暗含着作者内心的激动和不安。五、六两句写月落天明的情景。“夜色苍苍”,天色已很暗淡,但还欲收欲尽。“却看坠月”,指诗人看到月亮坠落,天将明亮,而自己仍在黑暗中。这一层意思表面上看似突兀,实则不然。它既写出了诗人因看到月亮即将坠落于黑暗之中而陷入沉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因看到月亮即将坠落于黑暗之中而感到悲伤。最后两句是诗人观月之后的情感抒发。“入天明”,指月亮坠落,天要亮了。这句写诗人由对月亮坠落的感叹而想到人生的无常和易逝,进而产生悲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