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十二熟仪礼,闇诵全部色不挠。尔雅急就亦宿读,当时恚渠云等道。
长大孤露事举业,文辞颇复心所好。数年之间失八九,偶取温习翻苦奥。
治经念自小学始,桂段严王手勘校。久闻遵义未得见,《逸字》《汗简》名尤噪。
渐怜岁月去飘忽,精力无成坐消耗。君今遗此令我愁,便恐悠悠迹如扫。
郑君朴学仍能诗,瘦硬偏工兼澹妙。一生自哀独何事,得丧何人为计较。
不如学道积毫发,入世差同饥可疗。养心聊复期尽年,火速捐书真得要。
黎受生是明代的文学家,他的《遗郑子尹书四种及巢经巢诗钞》中,有四首诗。下面是这四首诗:
吾年十二熟仪礼,闇诵全部色不挠。尔雅急就亦宿读,当时恚渠云等道。
注释:我十二岁时就熟悉《仪礼》,晚上背诵,一点也不觉得困难。我还经常阅读《尔雅》、《急就篇》,对于当时的一些观点和说法很不满意。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他年轻时就对《仪礼》有深厚的了解,晚上背诵时毫不费力。他还经常阅读《尔雅》、《急就篇》,对于当时的一些观点和说法表示出强烈的反感。长大孤露事举业,文辞颇复心所好。数年之间失八九,偶取温习翻苦奥。
注释:长大后我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失去了八九个机会。后来我在复习功课时偶然发现了一个难题,开始重新学习这个题目。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他一开始成绩不错,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许多机会。在复习时,他偶然发现了一个难题,开始重新学习这个题目。治经念自小学始,桂段严王手勘校。久闻遵义未得见,《逸字》《汗简》名尤噪。
注释:我学习《诗经》是从小学开始的,那时的课本是由严氏兄弟编辑的。我一直听说遵义有一本叫做《逸字》的书,但是一直没有看到过。后来听说还有一本叫做《汗简》的书,也很受欢迎。
赏析:这首诗讲述了作者学习《诗经》的经历。他从小接受正规的教育,课本是由严氏兄弟编写的。他还听说过一本叫做《逸字》的书,但是对于这本书一直未能亲眼见到。后来他又了解到另一本叫做《汗简》的书,也很受欢迎。渐怜岁月去飘忽,精力无成坐消耗。君今遗此令我愁,便恐悠悠迹如扫。
注释:我越来越感到时间过得很快,精力逐渐消耗殆尽。你把这些书籍留给我,让我感到很难过。恐怕我最终会像那些被遗忘的人一样,留下很少的痕迹。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他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自己的精力逐渐减少。他担心自己的书籍被遗落,最终只会留下很少的痕迹,被世人遗忘。郑君朴学仍能诗,瘦硬偏工兼澹妙。一生自哀独何事,得丧何人为计较。
注释:郑君的学问很扎实,诗歌也非常优美。然而他一生都在哀叹自己的处境,对于得失的事情并不斤斤计较。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郑君的才华和性格。他不仅学问扎实,诗歌写得也很优美,而且一生都在哀叹自己的处境,对于得失的事情并不斤斤计较。不如学道积毫发,入世差同饥可疗。养心聊复期尽年,火速捐书真得要。
注释:与其学习儒家之道,不如专心修炼道家的思想;虽然入世的方式不同,但至少可以治疗饥饿之苦。只要能够保养好自己的身体,那么即使年老力衰,也仍然可以在世上有所作为。现在应该抓紧时间把书读好,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认为学习儒家之道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道家的思想更加适合自己。他希望可以通过修养身心来度过余生,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