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嗟我从祖,高行世所独。
有时闻微言,终身在初服。
孤露薄有知,所赖见尊宿。
今年吾道苦,此老梦已觉。
别时知难再,挥手反见速。
衰颜一何瘦,忍泪窃注目。
不殊辞所生,摧割痛在腹。
未曾闻怛化,每忆已自哭。
理当弃妻子,卒侍启手足。
何言迫生计,恨愧满衷曲。
因思议私谥,介节诔不辱。
虽然异出处,知己配文肃。
哲人萎二老,愿见那可复。
吾其放于夷,猖狂混清浊。
【注释】
- 猗嗟:叹词,表示赞美。我从祖:我的父亲。
- 高行:品行高尚。独:独步天下。
- 微言:精深的言辞。初服:未受封前的服装。
- 孤露:指孤独无依。薄有知:稍微懂得一些事理。
- 见尊宿:见到敬重的长者。
- 此老:指自己。梦已觉:觉悟。
- 道苦:道路艰难。
- 衰颜一何瘦:形容衰老而面容消瘦。
- 不殊辞所生:与自己的出身无关。
- 摧割痛在腹:身体受到伤害。
- 未曾闻怛化:没有听说过什么叫作“怛化”。怛化,即梵语的阿罗汉,指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达到涅槃。
- 每忆已自哭:常常想起自己已经死去。
- 理当弃妻子:应该放弃妻儿老小。
- 卒侍启手足:终于能够侍奉父母左右了。卒,最终。
- 何言迫生计:说什么要勉强维持生计。
- 恨愧满衷曲:悔恨愧疚充满内心。
- 因思议私谥:因此想到可以请求皇帝给予私谥。议谥,指请皇帝为死者给予谥号。
- 介节诔不辱:用节操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光荣的。
- 异出处:不同的人生经历或遭遇。
- 知己配文肃:与知己之人一同享受荣誉,如文肃公一样(文肃公,指文天祥,南宋末年抗元的民族英雄)。
- 哲人萎二老:智者们已经凋零了两位长者。
- 愿见那可复:希望能够再见他们。
- 吾其放于夷:我要像夷狄那样放任自己。
【赏析】
《冬日杂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篇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十二月辛亥日(12月29日),当时作者正在江西上饶任知府兼江东安抚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国之君的深深哀痛和对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
首联“猗嗟我从祖,高行世所独。”感叹自己的父亲具有高尚的品行,是世人所罕见的。这里的“猗嗟”是一种赞叹的语气词,表示对父亲的敬佩。
颔联“有时闻微言,终身在初服。”则表现了父亲对自己的教诲和教导。虽然有时候只能听到一些细微的声音,但父亲始终都在自己的身旁,用自己的行动来教导自己。
颈联“孤露薄有知,所赖见尊宿。”则进一步强调了父亲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尽管自己独自面对困境,但依然得到了父亲的关爱和支持。这里的“孤露”指的是孤独的人,而“薄有知”则是说虽然自己知道得不多,但却能得到父亲的理解和关心。
尾联“此老梦已觉,别时知难再。”则表达了对父亲去世的悲痛和无奈。虽然父亲已经离世,但是自己却无法再次与父亲相见。这里的“梦已觉”是指父亲已经离世,而“别时知难再”则是说自己无法再次与父亲相见,感到无比遗憾和悲伤。
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父亲的怀念和追念,表达了作者对亡国之君的深深哀痛和对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同时,也通过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