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交流山压城,祠堂照影收江声。
千疮万痍痛徐定,惟见楼观栖峥嵘。
已乱终疑阙人力,三十馀年民尚瘠。
山县荒荒仅一祠,壁记含悲空入石。
劫后神州运渐开,救时须是异人来。
沉吟高阁天风晚,落尽江梅长绿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把握。解答时需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以及作者背景等来分析。
从题干要求分析来看,此题属于“理解型”试题。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理解诗意,并结合重点词句加以赏析作答。
“江湖交流山压城”,这一句写山之高耸入云、气势宏伟。“江湖”“交流”突出山峰之高远;“压城”表现山峰之高大,突出了山势的险峻。
“祠堂照影收江声”,写江声与庙宇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照影”“收江声”表明庙宇在山水之间的位置,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敬仰之情。
“千疮万痍痛徐定,惟见楼观栖峥嵘”,写寺庙历经磨难仍屹立不倒,但已破败不堪。“楼观”指寺庙,“栖峥嵘”形容寺庙破败不堪的景象。
“已乱终疑阙人力,三十馀年民尚瘠”,写寺庙虽然历经劫难,但仍屹立不倒,但百姓却遭受了长期的战乱之苦。“民尚瘠”是说百姓长期遭受战争之害,生活贫困。
“山县荒荒仅一祠,壁记含悲空入石”,写寺庙所在的县十分荒凉,只有一个寺庙,而且寺庙已经破败不堪。“壁记”指寺庙墙壁上的碑文或壁画,“含悲”指寺壁上的壁画充满悲伤之意。
“劫后神州运渐开,救时须是异人来”,写国家虽然经历了战争的浩劫,但是国运逐渐好转,需要的是像苏轼一样的人才来治理国家。“劫后”指国家经过战争的浩劫,“神州”指国家。“运渐开”指国家形势逐渐好转,“救时须是异人来”意思是:国家形势逐渐好转,需要的是像苏轼这样的人才来治理国家。
“沉吟高阁天风晚,落尽江梅长绿苔”,写诗人登上高处眺望远方,感叹时光荏苒,感慨万千。“沉吟”指诗人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心情忧郁。“长绿苔”指江边的青苔长得很长,暗喻世事沧桑,人事变迁。
【答案】
①首联写山之高耸入云、气势宏伟。②颔联写江声与庙宇相互呼应,相得益彰。③颈联写寺庙历经磨难仍屹立不倒,但已破败不堪。④尾联写寺庙所在的县十分荒凉,只有一个寺庙,而且寺庙已经破败不堪。⑤尾联写国家虽然经历了战争的浩劫,但是国运逐渐好转,需要的是像苏轼一样的人才来治理国家。⑥尾联写诗人登上高处眺望远方,感叹时光荏苒,感慨万千。⑦尾联写江边的青苔长得很长,暗喻世事沧桑,人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