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十为一世,失却少年安可悔。
朱颜销尽四十来,昔日风情竟何在?
功名自是误人物,败德丧真作吾害。
不妨小待老堪赠,付与世间偿宿债。
平生心得祇乘兴,百折千磨终不坏。
文字缘深岂易抛,色尘意起殊难戒。
江山满前花竞发,性不能饮亦已醉。
向来不信说天公,后世知音应有采。
【注释】
三月十二日作:即《三月十二日作》诗。
人生三十为一世:意谓人活三十年为一生。一世,这里指人的一生。
失却少年安可悔:意谓失去了年轻时候,怎能再后悔呢?
朱颜销尽四十来:指年已四十余岁,容颜衰老。
昔日风情竟何在?:意谓过去那些风流倜傥的风采,到哪里去了呢?
功名自是误人物:意谓功名事业,本来是为了成就一番伟业,但最终却误了人物。
败德丧真作吾害:意谓败坏品德、丧失真性,正是我造成的祸害。
不妨小待老堪赠:意谓年纪大了也无妨,我老了可以赠送给你。
付与世间偿宿债:意谓把一生所得的财富都奉献给世人,偿还他们欠我的债务。
生平心得祇乘兴:意谓平生所悟的心得,全凭兴致而来。祇,只。
百折千磨终不坏:意谓无论经历多少磨难,始终不改志向。
文字缘深岂易抛:意谓文字有很深的渊源,哪能轻易抛弃呢?
色尘意起殊难戒:意谓色欲之尘起时,难以自制。殊,特别。
江山满前花竞发:意谓眼前江山如画,美景争艳。
性不能饮亦已醉:意谓酒性发作,连饮酒也不能自持,就已醉了。
向来不信说天公:意谓以前从未相信过天公。
后世知音应有采:意谓以后世的人们,一定能够理解我的高风亮节。
【译文】
人生三十年,算得一生命。
青春不再来,悔恨无济事。
四十来岁后,容颜渐衰老。
往日风流事,哪里还能找?
功成名立人,误人害己心。
败坏德行者,真性被毁损。
老来无所为,只能送遗产。
平生所得智,全凭兴趣生。
经受千辛万苦,始终不变心。
文章有根脉,哪能轻易弃。
情欲起时难自制,难以自我禁。
江山如此美,美景争夺目。
酒性发作时,已感身心疲。
从前不信命,今见天命理。
后世有知音,定能理解我。
【赏析】
这是一首题于“三十二日”所作的七言律诗。诗人用七绝体裁,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自己晚年的生活状态。
首联:“人生三十为一世,失却少年安可悔。”意思是说,人生三十年才算得上是一生,失去年轻时光,怎么能去后悔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认识和珍惜。
颔联:“朱颜销尽四十来,昔日风情竟何在?”意思是说,四十多岁了,容颜已经衰老,过去的风采究竟在哪里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和无奈。
颈联:“功名自是误人物,败德丧真作吾害。”意思是说,功名事业本是成就一番伟业,但最终却误了人物,败坏了品行,丧失了真性,正是我造成的祸害。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我批评和自责。
尾联:“不妨小待老堪赠,付与世间偿宿债。”意思是说,年纪大了也无妨,我老了可以赠送给你。将一生所得的财富都奉献给世人,偿还他们欠我的债务。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态度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感慨、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道德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