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无山沈战气,秋色真从万里至。
绕城何处可登高,憎见诸羌踞僧寺。
北俗虽豪缺风雅,麇集屠沽作都会。
东门闻道有泉源,便觉清甘起人意。
碧波潆洄仅十亩,傍水居然芦满地。
残荷过桥香自远,秃柳数株堪小憩。
若能营此作园池,种树置亭亦殊易。
纵民游观资养性,岂非从政所有事。
沉吟徙倚谁与言,自怪边尘损文字。
八月二十六日游万泉河
沈阳无山沈战气,秋色真从万里至。
绕城何处可登高,憎见诸羌踞僧寺。
北俗虽豪缺风雅,麇集屠沽作都会。
东门闻道有泉源,便觉清甘起人意。
碧波潆洄仅十亩,傍水居然芦满地。
残荷过桥香自远,秃柳数株堪小憩。
若能营此作园池,种树置亭亦殊易。
纵民游观资养性,岂非从政所有事。
沉吟徙倚谁与言,自怪边尘损文字。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在1837年(道光七年)秋天游历沈阳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沈阳的秋色、泉水以及作者对沈阳的印象和感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1837年(道光七年)秋天游历沈阳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沈阳的秋色、泉水以及作者对沈阳的印象和感受。
首联“沈阳无山沈战气,秋色真从万里至。”意思是沈阳没有山脉的沉甸,但秋色的浓郁却仿佛是从万里之外传来的。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沈阳秋天景色的感受,也体现了沈阳的独特魅力。
颔联“绕城何处可登高,憎见诸羌踞僧寺。”意思是沈阳城内无处可以登高眺望,令人厌恶的是羌族占据的寺院。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沈阳城市布局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状况。
颈联“北俗虽豪缺风雅,麇集屠沽作都会。”意思是北方的习俗虽然豪迈,但缺少风雅,人们聚集在这里进行屠宰和贩卖等商业活动。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沈阳商业繁华的看法,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尾联“若能营此作园池,种树置亭亦殊易。”意思是如果能在这里建造一个园林,种植树木和设置亭子也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沈阳自然环境的美好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城市建设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描绘沈阳的秋色和泉水,以及对城市布局和社会状况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