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尚不屈,尺蠖时求伸。
欲伸而暂屈,此义难喻人。
箕比行不同,所同在其仁。
不仁辞必屈,安能掩其真?
士穷见节义,颠倒非所闻。
向来谬扬抑,嚼舌吾何云。

【赏析】

《续海藏楼杂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组诗作品。此诗共四首,每句五字,押平声韵,其内容主要是抒发了诗人对君子和小人、士人与俗人之间区别的感慨之情。

“君子尚不屈”,意思是说君子即使受到委屈也不会屈服。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士人或官员。他们往往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正义感,不会轻易地屈服于权势或金钱的诱惑。这种精神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视为一种美德,被广泛赞誉和推崇。

“尺蠖时求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尺蠖(一种昆虫)虽然生活在地下,但也会努力向上爬,以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这里用尺蠖来比喻君子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尊严,不会因为暂时的困境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欲伸而暂屈”:想要伸展身体却暂时弯曲。这句诗表达了一个意思:当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追求某种理想时,可能会遭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然而,这些困难和挫折并不代表他的目标是错误的或者无法实现的,而只是暂时的障碍。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最终取得成功。

“此义难喻人”:这个意义不容易被人理解。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某些道理或价值观念可能很难为人所理解和接受。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太过抽象、复杂或者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悖等原因。要让别人理解这些道理或价值观念,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解释和说明。

“箕比行不同”:箕、比都是古代常用的名词,分别指箕星和比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箕星和比星运行的轨迹不同,它们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着。这里的“行不同”指的是两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差异和区别。

“所同在其仁”:虽然箕星和比星运行的轨迹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具有仁爱之心。仁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价值观,是人类普遍追求和崇尚的一种美德。无论哪种事物或现象,只要具备仁爱之心,就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赞赏。

“不仁辞必屈”:如果缺乏仁爱之心,那么在面对批评或指责时就必然要屈服。这里的“辞”指的是言辞或辩解的话语。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在处理事情或与人交往时,应该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不要过于张扬或自负自大。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避免因言语不当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或纠纷。

“安能掩其真”:又怎么能掩盖真实的本质呢?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在面对批评或指责时,应该坦诚面对并承认自己的错误或不足之处,而不是试图掩盖或逃避。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才能够取得真正的进步和发展。

“士穷见节义,颠倒非所闻”:在士人穷困的时候才会显示出节操和道义,这是人们所熟知的事情。这里的“士穷”指的是士人或知识分子在贫困或逆境中的处境。而“节义”则是指士人在困境中仍然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信念。这里的“颠倒”指的是颠倒是非黑白的意思;而“非所闻”则是指这些情况并非人们所常见或听闻过的。

“向来谬扬抑”:一直以来都是夸大其词地赞扬或贬低某人某事。这里的“谬扬抑”指的是不正确地评价或对待某人某事的行为。

“嚼舌吾何云”:我对此有何看法或意见呢?这里的“嚼舌”指的是闲言碎语或无端议论的意思;而“吾何云”则是问句,表示询问对方对自己的看法或意见是什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