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官而北上,留京而南归。
屈曲使投闲,天欤非人为。
功名与节义,时论方背驰。
名教已扫地,何人能维持?
指心许苍天,一老乃慭遗。
徐行万马中,舍我噫其谁?
【注释】
- 续海藏楼杂诗:作者在海藏楼上所作之诗。
- 之官而北上,留京而南归:诗人因官职调动而前往北方任职,又因故留在京城而返回南方。
- 屈曲使投闲,天欤非人为:仕途曲折而使自己陷入闲散的境地,难道是上天的安排吗?
- 功名与节义:追求功名和节义。
- 时论方背驰:舆论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奔涌而去。
- 名教已扫地:名声和教化已经扫地,无法挽回。
- 何人能维持:谁能维护这种局面呢?
- 指心许苍天,一老乃慭遗:我指着胸口,向苍天发誓,年事已高,唯有垂泪。
- 徐行万马中,舍我噫其谁?:慢慢地走在万马之中,我还能为谁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赴任北方、返程京城途中所作的杂咏。全诗以自叙身世、抒发感慨为主,通过“之官”、“留京”、“屈曲使投闲”、“功名与节义”等词句,表明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官场现象的不满,表达了他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首句“之官而北上,留京而南归”,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官职调动和政治归宿。这一句中包含了复杂的情感和无奈。诗人被迫离开自己熟悉的岗位,到北方去任职;又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留在京城,未能回到家乡。这种被迫离开和留下的状态,无疑给诗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失落感。
接下来两句“屈曲使投闲,天欤非人为”,则是进一步阐述自己的遭遇。这里的“屈曲”可以理解为政治斗争中的曲折,或者是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曲折。这句诗意味着,由于种种原因,自己陷入了官场上的困境,被贬谪至边远之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和失望。他认为,这一切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操控,因此感到无奈和困惑。
接下来的几句“功名与节义,时论方背驰”,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事的看法。这里所说的“功名”是指个人的成就和地位,“节义”则是指道德品质和道义观念。诗人认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和舆论导向都与他们所倡导的道德标准背道而驰。这种背离使得他们在社会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同时也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无助。
最后两句“名教已扫地,何人能维持?”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绝望和担忧。这里所说的“名教”可以理解为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诗人认为,现在的社会已经失去了这些准则和规范的支撑,变得混乱不堪,无法得到有效维护。这种状况让诗人感到忧虑和不安。同时,他也在反思自己是否还有能力或责任去改变这种状况。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的遭遇和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环境和政治风气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无奈和焦虑。这种情感和思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