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动应知事将至,世乱何人能负气。
霜红遗集忽重刊,相感无端岂天意。
太原节署三年序,学术人心郁深慨。
空将节义比斯人,竟作遗民有馀愧。
傅山垂老见太平,天下汹汹顷谁赖?
所忧邪说势未止,岁月蹉跎不堪待。
安知冥冥留公等,仅博狂歌资一快。
清谈如坐不夜庵,短卷摩挲黯相对。
诗句翻译与注释:
- 几动应知事将至,世乱何人能负气。 - 预示着几近动荡的时刻即将到来,在乱世中,又有谁能保持正气?
- 霜红遗集忽重刊,相感无端岂天意。 - 傅山的遗著突然得到重刊,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难道这是上天的意志吗?
- 太原节署三年序,学术人心郁深慨。 - 傅山在太原节署任职三年,他的学术和思想深深影响了人们的心志。
- 空将节义比斯人,竟作遗民有馀愧。 - 尽管他将节义精神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但作为遗民,他依然感到愧疚。
- 傅山垂老见太平,天下汹汹顷谁赖? - 傅山年老时看到国家恢复了和平,但在混乱的世界中,又有谁会成为安定的力量呢?
- 所忧邪说势未止,岁月蹉跎不堪待。 - 担心那些错误的学说不会停止,时光荏苒,我们不能再等待了。
- 安知冥冥留公等,仅博狂歌资一快。 - 不知道是否有神明或命运的安排,让我们能够享受这种短暂的快乐。
- 清谈如坐不夜庵,短卷摩挲黯相对。 - 讨论学术问题如同在不夜的庵堂中坐着,翻阅着这些短卷,默默相对,感受着一种深深的忧郁。
赏析:
这首诗是丁衡甫中丞给傅山的书卷所作的题词,表达了对傅山一生坚守节义、学术追求以及晚年遭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傅山生平经历的回顾,以及对时代动荡和学术传承的思考,展现了傅山的精神风貌和历史使命。同时,诗歌也流露出作者对傅山晚年生活的担忧和对其学术成果的珍视。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体现了诗人对傅山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