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一败死得所,至刚塞天世谁伍?
怪公结习殊未忘,意定神闲视千古。
知不可为而为之,厉叔不平犹报莒。
吾侪忍死欲何为,手捧奎章愧吾主。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婺源一败的诗人在黄石斋书室中读黄石斋手书诗册的情景。全诗以赞美和自勉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及对自身责任的深刻认识。
诗句解析:
“题黄石斋手书诗册卷首有御题英光浩气四大字”:这一句描述了诗人在黄石斋的书室读到的四句诗。“御题”指的是皇帝的题词,“英光浩气”形容诗歌的气势恢宏,充满了英勇和正气。这表明诗人被这些诗句深深打动,感受到了诗中的英勇精神和浩然正气。
“婺源一败死得所,至刚塞天世谁伍?”:这两句进一步探讨了婺源之战的意义和意义。诗人认为,虽然婺源一战失败,但这种牺牲是为了正义而战,是至刚至正的表现,无人可与之并列。这表明诗人在面对失败时,仍然能够坚持正义,保持坚强和勇气。
“怪公结习殊未忘,意定神闲视千古。”:这两句表达了对黄石斋的敬意和赞赏。诗人认为,尽管黄石斋在历史上可能有过一些错误和不足,但他的精神和志向却从未忘记,他的目光始终能超越时空,洞察过去和未来。这表明诗人对黄石斋的敬仰之情深厚,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
“知不可为而为之,厉叔不平犹报莒。”: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黄石斋的精神品质。即使知道某些事情可能无法做到或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黄石斋还是勇敢地去做,甚至为了正义而付出生命的代价。这表明黄石斋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坚持正义。
“吾侪忍死欲何为,手捧奎章愧吾主。”: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责任感。尽管身处困境,他们仍希望能为国为民做出贡献。同时,诗人深感惭愧,因为他手中的荣誉和权力是由君主给予的,因此他感到一种责任感,要为君主和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译文:
题黄石斋手书诗册卷首有御题英光浩气四大字
婺源一败死得所,至刚塞天世谁伍?
怪公结习殊未忘,意定神闲视千古。
知不可为而为之,厉叔不平犹报莒。
吾侪忍死欲何为,手捧奎章愧吾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黄石斋书室中读黄石斋手书诗册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及对自身责任的深刻认识。诗人通过对黄石斋的评价和自己的反思,展现了自己的勇气、毅力和责任感,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精神风貌的赞美,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