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事獯鬻,勾践亦事吴。
以此慰吾主,能屈诚丈夫。
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
勿云情难堪,且复安须臾。
【注释】
三月初十:即三月十一日。直:值班。獯鬻(xūn rú):指匈奴,也作“荤粥”。吴:指吴国。勾践:春秋时越国的君主。事吴;为吴王所役使。以此慰吾主:以此事来宽慰我的主上君王。能屈诚丈夫:你是个真汉子,能够委曲求全。一惭之不忍:一旦感到惭愧便无法忍受。终身惭乎:一辈子都感到惭愧吗?勿云情难堪:不要以为我的心情难以承受。安须臾:有什么值得忧虑的。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元年(742)任翰林供奉后写的一组诗,共八首,每首都写一次直夜对月而感发,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第一首《三月初十日夜直》是组诗的第一篇。开头两句,就点出了自己值班的日期和原因。当时正值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春,正是玄宗皇帝“好神仙”,宠信方士,迷信长生不老之时。李白因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政治抱负,又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于是被“左拾遗”李白引荐于唐明皇。唐明皇十分赏识他的直言敢谏,并把他从“五花马”、“千金裘”的侍从中抽出来,任命为“翰林供奉”,使他得以接近皇帝,施展自己的才能。因此,他不得不在天宝元年三月初十的晚上,值班到深夜。
中间两句,诗人以史为例,进一步说明自己值班的原因。“大王事獯鬻,勾践亦事吴”。这两句是说,大王您曾侍奉过匈奴单于,而勾践也曾为吴王服务。这里用这两个历史典故,是为了说明自己之所以值班,并不是因为什么别的特殊原因。
以下四句,诗人由值班而想到君王,由君王而想到自己的责任,从而产生了一种愧疚之感。“以此慰吾主,能屈诚丈夫。”意思是说:我值班的目的,就是要安慰君王。然而自己却委曲求全,不敢有所反抗。这里“此”指前面说的“事獯鬻”、“事吴”。诗人把君王比作一个英明果断的君主,把自己比作一个委曲求全的臣子。“能屈”与“丈夫”,在这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忠君思想。
最后两句,诗人进一步发挥前面的感想,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意思是说:一旦感到惭愧便无法忍受,一辈子都会感到惭愧啊!这里诗人以悔恨之情,表明了自己对君王的忠爱。“勿云情难堪,且复安须臾!”这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一种解脱。意思是说:不要以为我的心情难以承受,事情很快就会过去。这里诗人表现出了一种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四句交代了值班的缘由;中间四句由值班想到君王的责任,由责任产生愧疚之感;后四句进一步发挥感想,表达自己的忠君思想,同时流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情。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