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莫若澹,可为知者道。
利欲苟薰心,神智必尽耗。
热中满天下,学者犹浅躁。
平生吾竹山,行己有殊操。
密林置小轩,飞尘不能到。
犹馀文字业,舍此无所好。
偶然来旧雨,默对即深造。
只愁意非坚,出户还媚灶。

【注释】

1.养心莫若澹(澹:恬淡,不偏激。):修养性情最好是保持心境的淡泊宁静。

2.可为知者道:能够成为有智慧的人所推崇的道理。

3.利欲苟薰心:指贪恋利禄和欲望,使内心受到蒙蔽。

4.神智必尽耗:精神、智慧必然耗尽。

5.热中满天下:指热衷功名利禄,到处都充满了热切之情。

6.学者犹浅躁:学者们仍然很浮躁。

7.生平吾竹山:我的生平就象竹山一样清高。

8.行己有殊操(行己:行为举止。有殊操:有特别操守):行事为人有特别的操守。

9.密林置小轩(密林:茂密的树林):在茂密的树林中设置一个小亭子。

10.飞尘不能到(飞尘:指飘浮的尘埃。):飘浮的尘埃也不能到达。

11.犹馀文字业(犹馀:还有。文字业:从事文字工作的事业):还有从事文字工作的事业。

12.舍此无所好(舍:放弃。):放弃了这些,就没有其他爱好了。

13.偶然来旧雨(旧雨:老朋友,这里指诗人自己):偶尔遇到老朋友。

14.默对即深造(默对:默默地坐着。深造:精进学问。):默默坐着就能学到很深的学问。

15.只愁意非坚(只愁:担心。意非坚:意志不坚定):只是担心意志不坚定。

16.出户还媚灶(媚灶:迷信认为灶神能上天向人们报喜或报忧,所以人们常拜它,希望灶神能给他们带来吉祥。这里比喻人的欲望像灶神一样,一见到食物就会高兴。):出门时还要讨好灶神。

【赏析】

这首诗以竹山为题,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首联“养心莫若澹,可为知者道”指出了修身养性的方法,即保持心态的平和与淡泊,这是成为智者所应遵循的准则。颔联“利欲苟薰心,神智必尽耗”批判了过分追求名利而损害精神的行为,强调了内心的平和对于精神健康的重要性。颈联“热中满天下,学者犹浅躁”批评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现象,并指出学者们仍需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尾联“平生吾竹山,行己有殊操”则回顾了自己的生平,强调自己始终保持着清高、独立的品格。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看得很淡薄,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提升,以及追求精神上的独立和超群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