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气悲天欲霜,荷枯桂落昼始凉。
篱根百本叶转盛,吐蕊未破先含芳。
园丁辨类若指掌,千百不爽何精详。
奇姿异色穷意态,风馨日耀随低昂。
浓者非肥澹非瘦,逸者疑狷疏者狂。
孤花单枝足谛玩,傲兀不屑脂粉妆。
风怀洗尽愈跌宕,如对高士谈沧桑。
一春红紫丝管腻,解秽羯鼓殊慨慷。
会心庶为知者道,自怪秋气归诗肠。

【注释】

深秋:秋天的深秋。

荷枯桂落:荷叶干枯,桂花凋谢。

篱根百本:篱笆边的百棵菊花。

吐蕊未破:花蕾初开时。

园丁:指种菊的人。

指掌:形容准确、清楚。

精详:精细详尽。

奇姿异色:奇特的姿态和不同的颜色。

风馨日耀:风吹香气,阳光照耀,形容花儿美丽鲜艳。

浓者:颜色深的菊花。

非肥(féi):并非肥壮。澹者:淡雅的菊花。

逸者:飘逸的菊花。

狷者:清高而孤僻的菊花。

疏者:疏朗的菊花。

傲兀:傲慢不屈的样子。不屑脂粉妆:不受世俗的修饰和打扮。

会心:领会其中的深意。庶:大多。道:表达。

羯鼓:古代一种横吹短管乐器,这里借指音乐。

会心:与对方心意相合。

自怪:自己感到很奇怪。归诗肠:回到诗人的诗性思维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佳作,作者在赞美菊花的同时抒发了对人生的态度,表现出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旷达的情怀。诗中通过菊花的不同姿态、色彩以及它们所散发出的芬芳来表现菊花的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首句“秋深气悲天欲霜”描绘了深秋时节,天空中的云层厚重,天气阴沉,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冬天。接着第二句“荷枯桂落昼始凉”,描写了荷花枯萎,桂花凋谢,白天开始变得凉爽。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三句“篱根百本叶转盛”,诗人描述了篱笆边的百棵菊花,它们的叶子逐渐茂盛起来。这句诗表达了菊花生命力的旺盛,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茁壮成长。第四句“吐蕊未破先含芳”,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花朵还未完全绽放就已经开始散发芳香。这句诗突出了菊花的早熟和高洁。

第五至八句主要描写了园丁对菊花的精心照料,他能够准确地识别各种菊花,并对其特点进行细致的描述。这些句子通过对比不同菊花的特点,展示了园丁的高超技艺和对菊花的热爱。

第九至十四句主要表现了菊花的不同姿态和色彩。从“奇姿异色穷意态”到“浓者非肥澹者非瘦”,再到“逸者疑狷疏者狂”,诗人通过对菊花形态的描绘,表现了它们丰富多样的美。最后两句“孤花单枝足谛玩”和“傲兀不屑脂粉妆”,则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高洁和独立,以及它们不受世俗影响的品质。

第十五句“风怀洗尽愈跌宕”,诗人将菊花比作一位历经沧桑的老友,通过秋风的吹拂,洗净了它们的伤痕,使其更加坚韧不拔。这句话既体现了菊花的坚韧,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第十六句“如对高士谈沧桑”,则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将自己比作一位高士,与菊花一起谈论人生的起伏变化,感叹世事的无常。这里的“高士”一词不仅指有学问的老者,也暗指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感慨。

最后几句则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诗人用“一春红紫丝管腻”来形容春天里五彩缤纷的花事,但他认为那些繁华都是短暂的,不值得留恋。而“解秽羯鼓殊慨慷”则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理解,认为音乐应该能够净化心灵,去除世俗的污垢。最后两句“会心庶为知者道,自怪秋气归诗肠”则是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总结,他认为自己的诗歌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思想,而这种感受也是源于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