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久蒙天下谤,回忆四十真少壮。
乃索我为四十诗,意气畏君正豪宕。
立名立德未可量,奉亲日永趋高堂。
交友满座将进酒,任侠何人识热肠。

【注释】

卓宣:指诗人,字文畅。四十岁:指诗人四十岁时的壮志豪情。

老去久蒙天下谤:年老时长期遭受诽谤。

乃索我为四十诗:请求我为他写一首题为《四十》的诗。

意气畏君正豪宕:你胸怀大志,气势豪放。

立名立德未可量:立下名声和德行是难以估量的。

奉亲日永趋高堂:在父母面前尽孝的日子将日益延长。形容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交友满座将进酒:与朋友举杯畅饮。

任侠何人识热肠:任侠之人谁能识别我的热心肠?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当时诗人四十多岁,在长安做官,因得罪权贵而遭贬。此诗就是他在流放新州途中所作的。

首联“老去久蒙天下谤”,说明自己年纪大了,一直遭受社会上的种种诬蔑、诋毁。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蒙”字即蒙受之意。《晋书·刘毅传》载:“谢安谓刘毅曰:‘卿近亦颇不平耳。’刘答曰:‘故当击牛酾酒,平视四海,何时不同尔?”这里诗人以刘毅自许,表示自己有远大的雄心壮志,并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消沉。

颔联“回忆四十真少壮”,表明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但精神不减当年,仍然壮心不已。“真”字强调了诗人对自己年龄和精神状态的正确评价,突出了诗人不甘示弱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颈联“立名立德未可量”,“立名”是指成就自己的名声,“立德”是指树立自己的道德品质。“未可量”三字表明诗人对自己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千古留名的人物,成为人们敬仰的道德楷模。这里的“立名立德”与前面所说的“志向”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抱负和决心。

尾联“奉亲日永趋高堂”和“交友满座将进酒”,都表现了诗人对亲情和朋友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这两句诗分别从两个方面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一方面,诗人认为应该尽孝道,关心父母的生活,让他们在自己身边安享晚年;另一方面,诗人也注重与朋友的关系,希望与朋友共同饮酒作乐,度过美好的时光。这种人生态度既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也表现出诗人对于人生的美好追求。

全诗通过诗人的回忆和展望,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他认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家庭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认为应该尽孝道,关心家人和朋友的生活。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