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几人膺重寄,投老海滨能避世。
不教子弟逐时流,易待谁堪匹高义?
花近楼中十五年,年年诗卷积忧天。
须眉如画心情在,暂许歌声到酒边。
译文:
庸庵尚书七十岁寿辰,
年轻时就肩负重任,年老后隐居海滨。
不教导子女追逐名利,等待真正能承担大义的人。
花近楼中度过了十五年时光,
每年诗稿堆积如山,忧愁满天。
须发如画的容貌,心情依旧,
暂时允许歌声伴随酒边。
注释:
- 庸庵尚书:指某个担任尚书官职的人,这里可能是指某人在任期间所做的事情或影响。
- 重寄:重要的寄托、任务。
- 投老海滨:形容年老体衰,选择在海边生活,远离尘世喧嚣。
- 逐时流:追随世俗潮流,追求功名利禄。
- 匹高义:比喻能够与高尚的道德标准相匹配的人。
- 花近楼中十五载:指诗人在一座名为“花近楼”的地方生活了十五年。
- 诗卷积忧天:积累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虑和不满。
- 须眉如画:形容胡须和眉毛都像是绘画出来的一样美丽。
- 心情在:表示心情依旧,没有因为岁月而改变。
- 暂许:暂时允许,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晚年依然有唱歌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献给一位名叫庸庵的尚书。通过描绘这位尚书的经历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其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赞扬。全诗以“七律”的形式呈现,语言精炼,情感真挚。
首联“黑头几人膺重寄,投老海滨能避世”,描述了这位官员年轻时就担负重要职责,但到了老年选择了隐退到海边的生活。这里的“重寄”指的是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而“避世”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颔联“不教子弟逐时流,易待谁堪匹高义?”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清高和坚守道德原则。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孙也像其他人一样追逐名利,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有更高的德行。
颈联“花近楼中十五年,年年诗卷积忧天”,则描绘了他在楼中度过的十五年,每年写诗表达自己的忧虑和不满。这里的“忧天”可以理解为对国家的担忧,也可能是对自己的境遇感到不满。
尾联“须眉如画心情在,暂许歌声到酒边。”则是诗人对自己年老但仍然保持优雅风度的描述,以及他偶尔唱歌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这里的“须眉如画心情在”形容他的外貌和内心都非常美好,而“暂许歌声到酒边”则表达了他在饮酒时会唱一些歌,享受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庸庵尚书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位尚书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