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壁溅群瀑,合飞势渐缓。
水口回层峦,峭削如岸断。
茅茨四五家,篱落曲以款。
幽人此间住,好风涤烦懑。
桃源理或然,奥区事非诞。
绕径柳毵毵,依墙枣纂纂。
接筒引流长,叠石架桥短。
孤亭当翠微,修竹森千笴。
远岫霭微岚,鸣禽乐暄暖。
飘飘携琴客,巾屦亦闲散。
问渠胡不弹,清音胜丝管。

题画用康乐道路忆山中韵绣壁溅群瀑,合飞势渐缓。

水口回层峦,峭削如岸断。

茅茨四五家,篱落曲以款。

幽人此间住,好风涤烦懑。

桃源理或然,奥区事非诞。

【注释】

绣壁:指山水画上的壁画。溅:泼洒。群瀑:指瀑布。合:并、一起。

水口:山口。回:环绕。层:重叠。

峭削:陡峭。岸断:像陆地一样断裂。

茅茨:茅草房。四五家:四五十户人家。

篱落:篱笆。曲:曲折。

幽人:隐居的人。好风:清风。涤:洗涤。烦懑:烦恼。

桃源:桃花源的别称。理或然:道理上可能。奥区:奥妙之处。事非诞:事情并不荒诞。

柳毵毵:柳条长而细,形容柳丝纷披下垂,随风飘荡的样子。

依墙:依傍着墙壁。枣纂纂:枣树枝叶茂盛的样子。

接筒引流长:指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接筒:石孔。引:引出、引导。长:长久。

叠石架桥短:指石梁架在溪床上,桥很短。

孤亭:独立的亭子。当:正对着。翠微:青翠的山色。

修竹森千笴:修长的竹子丛生,密密麻麻地生长着。千笴:丛生的竹子。

远岫霭微岚:远处山峰被薄雾笼罩着。霭:云气。微岚:轻风拂动的山岚。

鸣禽:鸟鸣声。乐暄暖:喜欢温暖的阳光。

飘飘携琴客:带着琴客四处漫游。飘飘:轻盈飘逸的样子。

巾屦亦闲散:也把鞋帽放下来休闲放松。

问渠胡不弹:为什么你不弹奏呢?渠:他。胡:怎么。

清音胜丝管:清脆的声音比乐器的声音还要好听。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风景诗,作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绣壁溅群瀑”,描绘了一幅瀑布飞泻的景象,形象生动。接着“合飞势渐缓”一句,又表现了水流逐渐减缓的情状,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接下来“水口回层峦”两句,描绘了山口周围的层峦叠嶂和峭壁险峻,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

诗人转向了村庄,“茅茨四五家”一句,描绘了村庄中的几户人家,简朴而温馨。“篱落曲以款”,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村庄中的篱笆弯曲曲折、自然随意的特点。

诗人又描写了山中的生活,“幽人此间住”一句,描绘了隐居在这里的人们,过着恬静闲适的生活。“好风涤烦懑”一句,则表现了这里的清风可以消除人的烦恼和郁闷。

诗人又描绘了桃花源的景象,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但在这首诗中,它却是与现实相对照的象征性存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又回到了山水画的主题上,“桃源理或然”一句,表明桃花源只是一种可能性,而非绝对的存在。“奥区事非诞”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可能性并非荒诞不经。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村落、桃花源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