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浓滋得麦苗肥,草长还忧豆叶稀。
心忆儿夫桑柘下,日斜相望荷锄归。

这首诗描述了台湾杂咏,通过对台湾的农业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露浓滋得麦苗肥”,描绘了一幅丰收的景象。在台湾的农田里,露水充足,使得麦苗肥壮,象征着台湾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这里的“露浓”是关键,它不仅代表了自然的恩赐,也暗示了台湾农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而“滋得麦苗肥”则直接表达了这种丰收的喜悦。

第二句“草长还忧豆叶稀”,则是对台湾自然环境的描绘。在台湾的田野上,草的生长速度很快,但担心豆叶的稀疏,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土地资源的减少。这里的“草长”和“豆叶稀”都是对台湾自然环境变化的直观描述,反映了台湾农民对土地资源保护的关注。

第三句“心忆儿夫桑柘下”,则是对诗人本人情感的抒发。这里的“儿夫”指的是诗人的丈夫,他在桑柘树下辛勤劳作的场景,成为了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回忆。这里的“桑柘下”不仅是一个地点的象征,也是台湾农民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最后一句“日斜相望荷锄归”,则是对台湾农民生活的描绘。夕阳西下,农民们手持锄头,辛勤劳作后回家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相望”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交流,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表达了诗人对台湾农民的深深敬意。

这首诗通过对台湾农业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了台湾农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台湾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