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乘来四载余,京华处处避幡旟。
饱闻圣主求言诏,未见诸臣谏猎书。
岂是阳城方简默,不劳永叔代踌躇。
老生局外多私计,勿使吾曹望或虚。

诗句解析:

  1. “骢马乘来四载余”
  • “骢马”指的是骏马,常用来比喻有才气的人。
  • “乘来四载余”表示自那年以来已有四年之久。
  1. “京华处处避幡旟(fān yú)”
  • “京华”指京都或京城。
  • “避幡旟”形容躲避众人的目光和关注。
  1. “饱闻圣主求言诏,未见诸臣谏猎书”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政策的关心及期望。
  • “圣主”指英明的君主,“求言诏”是皇帝发布的寻求直言进谏的诏书。
  • “谏猎书”可能是指关于打猎行为的奏章,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帝行为的关注与讨论。
  1. “岂是阳城方简默,不劳永叔代踌躇”
  • “阳城”可能是引用了历史人物的名字,具体含义不详。
  • “简默”通常指简约而不繁复的行为或态度。
  • “永叔”可能是另一个历史人物,具体含义不详。
  • 这句表达的是对比两种不同的人,一种是简约而不失深思的人,另一种则是过于谨慎甚至犹豫的人。
  1. “老生局外多私计,勿使吾曹望或虚”
  • “老生”指资深者,“局外”可能指旁观者的角度。
  • 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在政治或权力斗争中应保持公正无私的态度,不要被利益所左右。

译文:
自从你带着一匹好马来到京城已经四年多了,你总是避开各种是非。你听到皇上求贤的诏令却看不到大臣们因批评狩猎而上书的记录。难道只有像阳城那样简约行事的人才能保持沉默,不需要担心会被误解吗?永叔那样的谨慎之人也难免有顾虑,我们这些老成持重的人应该有自己的打算,不要让我们的期待落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时政的关注以及对于个人角色和行为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如“京华处处避幡旟”暗喻政治上的隐退,“老生局外多私计”则反映了老成持重之人应有的立场。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和自身职责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正直之士的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