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郁我怀,携朋寻高爽。
出城见南山,幽况夙所赏。
龙泉久神异,风雨灵泽广。
别来二十年,老健喜重往。
密树结层阴,峭壁当沆漭。
㟏岈䆗窱入,薜萝分披上。
蹑翠陟其巅,大千指诸掌。
法王宝地尊,霞光罗万象。
景趣犹如昔,理会顿殊曩。
探无悟无极,阅有谢有攘。
临兹诸缘空,耳目余清响。
留连恣遐瞩,浩浩神气朗。
桃源勿劳思,舍此将焉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重游龙泉寺
译文:我再次游览龙泉寺。
注解:龙泉寺,位于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
溽暑郁我怀,携朋寻高爽。
译文:炎热的夏季让我心情烦闷,带着朋友寻找清凉。
注解:溽暑(rù shǔ),指热得使人感到闷热的气候;惵(wēi),烦闷;携朋,带领同伴;寻高爽,寻找清爽的地方。
出城见南山,幽况夙所赏。
译文:走出城门,我看到远处的南山,那是我以前就喜欢的地方。
注解:幽况,幽静的景象;夙,早就;赏,欣赏。
龙泉久神异,风雨灵泽广。
译文:龙泉寺历史悠久,风景奇特,就像风雨滋润着这片土地一样广袤。
注解:久,时间长;神异,神奇而不同寻常;风雨,比喻寺庙的灵气;灵泽,指寺庙周围环境的灵气。
别来二十年,老健喜重往。
译文:离开这里已经二十年了,现在老迈但身体健康,很高兴能够重新来到这里。
注解:别来,离开这里;二十年,表示时间长度;老健,指身体健康;喜重往,高兴能够再次来到这个地方。
密树结层阴,峭壁当沆漭。
译文:茂密的树木形成了层层的阴凉,陡峭的山壁挡住了视线,让人感到一片空旷。
注解:密树,指树木茂盛;层阴,多层次的阴凉;沆漭(hàng mǎng),形容地势开阔、空旷。
㟏岈䆗窱入,薜萝分披上。
译文:山涧深邃,仿佛可以进入;山壁上长满了藤蔓植物,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注解:㟏岈䆗窱(jīn xiá yì hào),形容山涧深邃;巀(péi)蔕(méi),山石重叠的样子;薜萝分披上,意思是山壁上生长着藤蔓植物,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蹑翠陟其巅,大千指诸掌。
译文:攀登到山顶,俯瞰下方,整个世界似乎在手掌中。
注解:蹑翠(niè cuì),形容登山时的轻盈步伐;陟(zhì),登上;大千,佛教用语,指整个宇宙;指诸掌,意即手掌所能覆盖的范围。
法王宝地尊,霞光罗万象。
译文:这里是佛祖的宝地,天空中五彩斑斓的霞光映照万物。
注解:法王,指佛祖;宝地,指珍贵的土地;尊,尊贵;霞光,指阳光透过云层形成的彩色光芒;罗万象,形容万物都被霞光所笼罩。
景趣犹如昔,理会顿殊曩。
译文:这里的景色与以前相似,但理解的感受却截然不同。
注解:景趣,景色情趣;如昔,像过去一样;理会,理解;顿殊,突然变得不同。
探无悟无极,阅有谢有攘。
译文:探索时没有领悟到真理的尽头,阅读时又觉得知识是有限的。
注解:探无,指探索时没有找到答案;悟,领悟;无极,指宇宙的无限;阅有,指的是阅读时对知识的了解;谢有攘(yì yǎn rǎng),意为知识虽然有限,但仍需不断学习和探索。
临兹诸缘空,耳目余清响。
译文:面对这一切,我感到一切都是虚无的,只有耳朵里还能听到清晰的声音。
注解:临兹,面对此处;诸缘,一切缘分;空,虚无;耳目,指听觉和视觉;余清响,指除了听觉之外,还有清澈悦耳的声音存在。
留连恣遐瞩,浩浩神气朗。
译文:我在这里流连忘返,放眼望去,天地宽广明净。
注解:留连,指舍不得离开;恣遐瞩(zì xī zhǔ),尽情眺望远方;浩浩,广阔无边的样子;神气朗,指精神饱满、明朗。
桃源勿劳思,舍此将焉访。
译文:如果不需要去寻觅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虚构仙境),那就没有必要再去别的地方寻找了。
指桃花源;勿劳思,不要为它烦恼;舍此将焉访,意思是既然已经有了这个地方,那么其他地方就不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