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舒惆怅独登楼,四面山川晚色幽。
倦鸟冲烟投暮树,归舲带雾到前洲。
云深远寺钟声起,风转层楼水气浮。
俯仰骋怀情最好,渐看海角月华流。

江楼晚望

欲舒惆怅独登楼,四面山川晚色幽。

倦鸟冲烟投暮树,归舲带雾到前洲。

云深远寺钟声起,风转层楼水气浮。

俯仰骋怀情最好,渐看海角月华流。

注释:

  1. 欲舒惆怅:想要摆脱内心的忧郁和不快。
  2. 四 面 山 川 晚 色 幽:四周的山峦和河流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
  3. 倦鸟:疲惫的鸟儿。
  4. 冲烟:冲向烟雾。
  5. 暮树:傍晚时分的树木。
  6. 归舲(líng):归来的船。
  7. 深 寺 钟声 起:深深的寺庙里传来了钟声。
  8. 风转层楼:风吹动着楼上的栏杆。
  9. 水气浮:水面上弥漫着的水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抒发内心情感的诗篇。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高楼,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忧愁和不安。他看到四周的山川在傍晚时分显得宁静而美丽,但这种美景并不能让他的心情得到缓解。
    诗人看着疲倦的鸟儿冲向烟雾中的树木,感到有些无奈;看着归来的船只带着雾气驶向前面的小洲,又觉得有些寂寞和孤独。这些景物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有着某种联系,它们触发了他的思绪,使他更加感到内心的空虚和不安。
    在这首诗中,诗人还描绘了许多自然景象,如远处的寺庙传来钟声、风转动着楼上的栏杆、水面上的水汽等。这些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最后两句“俯仰骋怀情最好,渐看海角月华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能够自由地驰骋自己的胸怀,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他也希望能够看到远处的大海和月亮,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不安,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