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头跣足露雎尻,尺布缠腰结束豪。
总发莫嫌藤草陋,娆妖全在插鸡毛。
【注释】
①蕃俗:指吐蕃风俗。
蓬头跣足露雎尻,尺布缠腰结束豪。
总发莫嫌藤草陋,娆妖全在插鸡毛。
【注释】
①蕃俗:指吐蕃风俗。
注释: 1. 番俗:这里指吐蕃的风俗习惯。 2. 混沌初开似葛怀:混沌,天地形成之初的状态。葛怀,传说中葛洪(东汉时期的道教人物)在山里隐居修炼时,看到天地初开时的样子。 3. 人间甲子欠安排:人间,人世;甲子,天干地支的六十个组合,用来纪年。这里的“人间”指的是人世的时间安排。 4. 瞻蒲望杏占农候:瞻蒲、望杏,都是植物名,分别指高粱和桃树。农候,指农作物的种植时间。 5. 一幅豳风却不差
【注释】 (1)“三月”二句:在农历三月,江南一带气候宜人,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候。 (2)鱼龙:指水族,也泛指水中之物。 (3)婆娑:形容树木枝叶繁茂,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 (4)周郎顾: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曾指挥赤壁之战大败曹军,有“周郎才略”的美誉。这里借指诗人。 (5)颠足摇头:形容人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样子,或因惊讶、赞叹而频频点头。 【译文】 三月的江南风光明媚
【注释】 番俗:这里指蕃族习俗,即吐蕃的风俗。 灌溉:这里指引水灌溉。无烦:不用麻烦。土脉饶:土壤肥沃。 才经播种不耘苗:刚刚播种,还没有进行耕作。 登场一岁支三岁:意思是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作物,而收获时却能供应三年的食物。 谁上屯田十二条:问谁愿意去屯田种地。屯田,即屯兵耕种土地。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蕃俗(吐蕃)的农田生活的诗篇。蕃俗,指吐蕃的风俗,即吐蕃人的习俗。 “灌溉无烦土脉饶”
【注释】 1. 素问:指《黄帝内经》中的《素问》。 2. 肘后经:指《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两篇。 3. 斸参苓:用人参、茯苓等药来治疗身体虚弱的人。 4. 杨枝水:即杨柳枝,柳叶上的水滴。 5. 番儿:指少数民族。 6. 骨髓腥:人的骨髓里含有血腥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写少数民族的风俗,嘲笑了他们迷信鬼神的做法,也表达了对那些被蒙蔽的人们的不满。
注释: 1. 番俗:这里指吐蕃的风俗习惯。 2. 混沌初开似葛怀:混沌,天地形成之初的状态。葛怀,传说中葛洪(东汉时期的道教人物)在山里隐居修炼时,看到天地初开时的样子。 3. 人间甲子欠安排:人间,人世;甲子,天干地支的六十个组合,用来纪年。这里的“人间”指的是人世的时间安排。 4. 瞻蒲望杏占农候:瞻蒲、望杏,都是植物名,分别指高粱和桃树。农候,指农作物的种植时间。 5. 一幅豳风却不差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全诗如下: 南雷未殁尝语我,人生须得三百年。 百年读毕今昔书,百年看遍名山川。 百年手提尺寸柄,经纶揭地还掀天。 此语创闻真快绝,非阿所好理当然。 我寿几何未可卜,纵符此数失在前。 三十六年忽已逝,不逝安得逢良缘。 无论万卷不能破,一经尚未钻其坚。 无论五岳道阻长,四明密迩犹迍邅。 修齐自反方愧怍,国与天下何遑焉。 曩者亲宦祖垂耄,我惭菽水悲台泉。 迩年亲归旋卧病
留别云汀 士生一天地,交契不封疆。 心认挥毫正,辞薰煮茗香。 相期崇德业,馀事露词章。 云树分襟后,清标讵可忘。 注释 1. 土生:指人出生、成长在这片土地上。 2. 天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3. 交契:志同道合的朋友或伙伴。 4. 挥毫:书法创作。 5. 煮茗:泡茶。 6. 清标:高尚的品德和标准。 7. 云树:云雾缭绕的山峦。 8. 相期:希望将来能实现。 9. 馀事:其他事情。 10
【注释】 (1)“三月”二句:在农历三月,江南一带气候宜人,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候。 (2)鱼龙:指水族,也泛指水中之物。 (3)婆娑:形容树木枝叶繁茂,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 (4)周郎顾: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曾指挥赤壁之战大败曹军,有“周郎才略”的美誉。这里借指诗人。 (5)颠足摇头:形容人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样子,或因惊讶、赞叹而频频点头。 【译文】 三月的江南风光明媚
【注释】 1. 素问:指《黄帝内经》中的《素问》。 2. 肘后经:指《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两篇。 3. 斸参苓:用人参、茯苓等药来治疗身体虚弱的人。 4. 杨枝水:即杨柳枝,柳叶上的水滴。 5. 番儿:指少数民族。 6. 骨髓腥:人的骨髓里含有血腥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写少数民族的风俗,嘲笑了他们迷信鬼神的做法,也表达了对那些被蒙蔽的人们的不满。
【注释】 番俗:这里指蕃族习俗,即吐蕃的风俗。 灌溉:这里指引水灌溉。无烦:不用麻烦。土脉饶:土壤肥沃。 才经播种不耘苗:刚刚播种,还没有进行耕作。 登场一岁支三岁:意思是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作物,而收获时却能供应三年的食物。 谁上屯田十二条:问谁愿意去屯田种地。屯田,即屯兵耕种土地。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蕃俗(吐蕃)的农田生活的诗篇。蕃俗,指吐蕃的风俗,即吐蕃人的习俗。 “灌溉无烦土脉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