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开似葛怀,人间甲子欠安排。
瞻蒲望杏占农候,一幅豳风却不差。
注释:
- 番俗:这里指吐蕃的风俗习惯。
- 混沌初开似葛怀:混沌,天地形成之初的状态。葛怀,传说中葛洪(东汉时期的道教人物)在山里隐居修炼时,看到天地初开时的样子。
- 人间甲子欠安排:人间,人世;甲子,天干地支的六十个组合,用来纪年。这里的“人间”指的是人世的时间安排。
- 瞻蒲望杏占农候:瞻蒲、望杏,都是植物名,分别指高粱和桃树。农候,指农作物的种植时间。
- 一幅豳风却不差:豳风,古代诗歌的一种风格,这里指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中的第八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吐蕃风俗的作品。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观,将吐蕃的风俗习惯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混沌初开似葛怀,人间甲子欠安排。”诗人以天地初开为引子,描绘了吐蕃的风俗习惯。混沌初开,象征着世界的原始状态。而葛洪在山中修炼时看到的天地初开的景象,则进一步强调了吐蕃风俗的独特之处。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展现了吐蕃风俗与中原文化的差异。
颔联“瞻蒲望杏占农候,一幅豳风却不差。”诗人转而关注农业生产。瞻蒲、望杏,都是描述农作物生长的词语。而豳风,则是指《诗经》中的一首诗,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在这里用“一幅豳风却不差”来形容吐蕃的农业文化,既赞美了他们的农耕技艺,又表达了对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吐蕃风俗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诗人以天地初开为背景,以农耕为线索,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