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倍雷硠,眉山益恢廓。我思昌黎翁,所见仅纸拓。
阑风长雨夜,丰草深榛藉。疲行人坐居,掉尾牛砺角。
蜗涎腥点点,原燎炎熇{米高}。鼓兮独无恙,倘有神物护。
凤翔收余庆,五代更流落。赖有司马池,太庙十驼橐。
南渡委草菅,钩金弃若若。道园端好古,收拾丝缠珏。
大厦广与庇,石阑周与络。椎拓所不到,讲切手磨琢。
入门探古物,疑义发先觉。鼓兮何凄凉,显晦亦凡数。
譬如清流济,洑见至绵邈。譬如延平剑,会合固如昨。
星霜更几劫,静正抱蹇谔。颠蹶任嬴刘,聚散无主客。
菁英不销亡,著述欣有托。名世五百年,皇帝亿万朔。
河鼓正吐芒,九鼎飞出洛。天苞与地符,诸福休徵各。
岂止翙翙鸣,岐山一鸑鷟。风云际时会,喜起升平乐。
文德书钟彝,武事镌钲镯。征伐表钺旌,蒐狝树山岳。
宛陵倍雷硠,眉山益恢廓。
宛陵和宛平,都位于今安徽省境内。硠是山石,这里指岩石。眉山则指南宋著名文人苏轼(子瞻)。
我思昌黎翁,所见仅纸拓。
昌黎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他曾任吏部侍郎、中书舍人等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他的名言之一。
阑风长雨夜,丰草深榛藉。
阑风长雨,形容风雨之猛烈。丰草深榛,指草木繁茂的地方,也指荒凉贫瘠之地。
疲行人坐居,掉尾牛砺角。
疲行,疲惫行走。坐居,坐着休息。掉尾牛,指耕牛,因牛尾巴常常挂着犁具而下垂。砺,磨刀石。
蜗涎腥点点,原燎炎熇{米高}。
蜗涎,蜗牛分泌的黏液,有腥味。原燎,指野外篝火,燃烧时发出浓烈的气味。熇,同“烘”,烘烤的意思。
鼓兮独无恙,倘有神物护。
鼓,指石鼓,是战国时期文物,刻有铭文记录了周宣王时代的历史事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凤翔收余庆,五代更流落。
凤翔,古代地名,这里借指国家,指宋朝建立后,历经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动荡。
赖有司马池,太庙十驼橐。
司马池,即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政治家,他在任宰相期间力主变法。太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驼橐,指用骆驼皮制作的袋子,用于存放物品。
南渡委草菅,钩金弃若若。
南渡,指南宋灭亡后,许多士人南逃江南。草菅,比喻轻视。钩金弃若若,指金银财宝被抛弃。
道园端好古,收拾丝缠珏。
道园,指宋代学者陈亮(伯恭),他提倡抗金复土,反对投降派。丝缠珏,形容丝线缠绕成结的样子。
大厦广与庇,石阑周与络。
大厦,比喻国家政权或事业。周与络,指环绕保护。
椎拓所不到,讲切手磨琢。
椎拓,指雕刻,这里泛指制作工艺。讲切,指雕刻精细。手磨琢,指亲手打磨石头。
入门探古物,疑义发先觉。
入门,指进入收藏古物的房间。古物,指古代遗留下来的器物。疑义,指不明白的事情或观点。
鼓兮何凄凉,显晦亦凡数。
鼓,指石鼓。显晦,指显露或隐藏。几数,指几种情况或几种可能。
譬如清流济,洑见至绵邈。
清流济,比喻清澈的江河能汇流成海。洑见至绵邈,指水流遇到障碍会绕过去,不会停滞不前。
譬如延平剑,会合固如昨。
延平剑,指传说中的一把宝剑,传说它曾帮助过闽主王审知收复失地。会合,指双方重新联合在一起。
星霜更几劫,静正抱蹇谔。
星霜,指岁月流逝。几劫,指几个周期的时间。静正,指心境平静稳健。抱蹇谔,指心怀正直而不屈服。
颠蹶任嬴刘,聚散无主客。
颠蹶,指跌宕起伏,这里比喻世事变化不定。嬴刘,指春秋时的齐桓公名小白和秦穆公名嬴稷。这里借指各种人物的兴衰成败。
菁英不销亡,著述欣有托。
菁英,泛指优秀人才。销亡,指消失、消亡。著述,指著作、文章。欣有托,意思是很乐意有人继承自己的事业并发扬光大。
名世五百年,皇帝亿万朔。
名世,指成名于世,这里比喻名声流传久远。五千年,形容时间悠久。亿兆万代,指亿万年间。皇帝,指历代帝王。
河鼓正吐芒,九鼎飞出洛。
河鼓,指北斗七星中的箕宿星。河鼓星在夜空中的位置像一只吐着光芒的箭头。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权威的重器,传说由夏禹铸造。洛,洛阳,古都名。
天苞与地符,诸福休徵各。
天苞与地符,指天地万物的规律与奥秘。诸福休徵各,指各种吉祥征兆各有来源。
岂止翙翙鸣,岐山一鸑鷟。
翙翙鸣,指鸾鸟叫声。岐山一鸑鷟,指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凤凰的一种。
风云际时会,喜起升平乐。
风云际时会,指风云际遇之际。喜起升平乐,意思是高兴起来享受太平的快乐。
文德书钟彝,武事镌钲镯。
文德、武事,分别指文化教化与军事征伐。钟彝、钲镯,都是古代乐器的名称。这里借指国家的典章制度和文化教育。
征伐表钺旌,蒐狝树山岳。
征伐、表钺、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征伐……这个句子重复了很多次,显然是作者在表达自己对于战争的看法,认为战争会带来灾难和破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争的态度和看法。
这首诗是李巨州在一次宴会上为石鼓所作咏叹诗,通过对石鼓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