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西溪粳稻香,鲜鲫作鲙皆饫尝,白云浮岭何茫茫。
不须授枕自成梦,有人兀坐炊黄粱。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首句“漫兴”:
- “漫兴”意为随意创作、随兴而作,这里指诗人在东溪或西溪边随意散步时所见到的景象。
- “粳稻香”描绘出稻田里金黄色的稻谷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暗示着丰收的喜悦和自然的美丽。
- 第二句“鲜鲫作鲙皆饫尝”:
- “鲜鲫”指的是新鲜的鲫鱼,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 “鲙”(kuài)是一种将鱼肉切成薄片,然后用滚热的油快速煎熟的烹饪方法,通常用于庆祝节日或宴会场合。
- “皆饫尝”意味着所有人都吃得非常满足,享受食物带来的快乐。
- 这一句表达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人们可以享受到丰盛的食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
- 第三句“白云浮岭何茫茫”:
- 这句诗用“白云浮岭”形容山间的景致,仿佛白云在山间飘浮,给人一种空灵、宁静的感觉。
- “何茫茫”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慨,可能是对自然的敬畏,也可能是对人生的迷茫。
- 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出了下一句关于人生哲学的思考。
- 第四句“不须授枕自成梦”:
- “不须授枕”指的是不需要借助枕头来帮助睡眠,暗示着诗人已经拥有足够的休息和放松。
- “自成梦”表示诗人不需要别人陪伴就能进入梦境,体现了诗人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强大和自信,即使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 第五句“有人兀坐炊黄粱”:
- “兀坐”意味着独自坐着,没有其他事情打扰。
- “炊黄粱”则是古代的一种烹饪方法,即将黄色的米粒(黍子)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捞出来晾干。
- 这里可能暗指有人在孤独地度过时间,或者在思考人生、宇宙等深刻的问题。
- 这一句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独立自主的精神。同时,也可能在表达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译文:
东边的溪流西边的溪流,金黄的稻米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新鲜捕捞的鲫鱼都成了桌上的美食,白云悠悠地漂浮在山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无需依靠枕头就能进入梦乡,独自坐着品尝煮好的黄粱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独立精神的赞美。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优秀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