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越寒溪,篷窗正愁绝。
余霞散复收,远火明更灭。
雁叫一天霜,渔归半帆月。
舟人指前滩,滩水空陈迹。
我行叹飘蓬,望望烟波阔。
浊酒聊自斟,羁怀那可说。
平生对清景,强半在行役。

【诗句释义】

  1. 扁舟越寒溪,篷窗正愁绝。
  2. 余霞散复收,远火明更灭。
  3. 雁叫一天霜,渔归半帆月。
  4. 舟人指前滩,滩水空陈迹。
  5. 我行叹飘蓬,望望烟波阔。
  6. 浊酒聊自斟,羁怀那可说。
  7. 平生对清景,强半在行役。
    【译文】
    扁舟渡过寒溪,船蓬窗口正愁肠寸断。
    余晖散去又聚集,远处的灯火忽明忽灭。
    大雁叫声声催人早眠,渔船归来只有一轮明月。
    船夫指点前方的渡口,渡口水潭空空荡荡无人问津。
    我行走在飘摇不定的途中,眺望着辽阔的水天茫茫。
    浊酒随意斟上几杯自斟自饮,羁旅漂泊的心事难以诉说。
    平生常对清幽美景流连忘返,大半时光都在路上奔波劳碌。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全诗以“愁”字统摄,抒发了游子在外的思乡之苦和对家乡自然风光的向往之情。首句“扁舟过寒溪”,勾勒出一个凄冷的画面;次句“篷窗正愁绝”,则进一步烘托出旅途中孤寂、凄凉的氛围。三、四两句写日落时江上景色的变化:夕阳西下,余辉散开再聚拢来,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远山之上,点点残火在暮色中闪烁着,仿佛是远方人家的灯光。诗人用“散复收”、“明更灭”等动词,将日出日落的景象描绘得如梦如幻,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这种美景并不能驱散诗人心中无尽的愁绪。
    五、六两句写雁叫与渔歌,渲染了秋日傍晚的寂静气氛。“雁叫一天霜”,雁阵排成了一字形向南方飞去;“渔归半帆月”,渔舟载着收获归来,只留下半边船帆。两句诗以动衬静,使整个场面显得更加宁静、幽雅。
    七、八两句写渡口景象。船夫正在指点前方的渡口,但渡口已经空荡荡地只剩下一片泥泞。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江水的湍急,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九、十两句写诗人独自漫步的情景。他望着浩渺无边的烟波,感叹自己像飘蓬一样四处漂泊。“望望”一词表达了诗人的迷茫和无奈。诗人不禁举起酒杯自酌解愁。然而他的心事却无法与人分享,只能任凭思绪在心头萦绕。
    十一、十二两句描写诗人夜宿荒滩时的心境。他独自在荒野中行走,感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他举杯畅饮,借酒浇愁却又无法真正忘记心中的思念。
    十三、十四两句写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渴望能有机会回到家乡,享受清幽的山水之美。然而现实却充满了艰辛和困难,他只能在旅途中不断地寻找心灵的慰藉。
    这首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始终,通过对江上景色的描绘和对旅途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