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秘书
【诗句释义】 1. 扁舟越寒溪,篷窗正愁绝。 2. 余霞散复收,远火明更灭。 3. 雁叫一天霜,渔归半帆月。 4. 舟人指前滩,滩水空陈迹。 5. 我行叹飘蓬,望望烟波阔。 6. 浊酒聊自斟,羁怀那可说。 7. 平生对清景,强半在行役。 【译文】 扁舟渡过寒溪,船蓬窗口正愁肠寸断。 余晖散去又聚集,远处的灯火忽明忽灭。 大雁叫声声催人早眠,渔船归来只有一轮明月。 船夫指点前方的渡口
诗句原文: 搔首南天对夕晖,越王台畔卸征衣。 岧峣楼观临沧海,缥缈人烟接翠微。 乡信更无鸿雁达,秋风祇有鹧鸪飞。 今朝正是重阳节,何处东篱采菊归。 注释: - 这首诗是储秘书的作品,描述了他在重阳节当天到达广州的情景。 - “搔首”形容诗人面对南方的夕阳时,感到迷茫和无奈。 - “越王台畔”指的是诗人在越王台旁卸去行装,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或工作。 - “岧峣楼观”指的是高耸入云的楼观
【注释】 寒下曲:边城木落雁南飞,飒飒金飙塞马肥。今夜李陵台上月,照人何处捣寒衣? 边城:指边境的城镇。木落:树叶凋落。雁南飞:大雁向北迁徙。飒飒:风声。金飙(biāo):秋天刮起的大风,也指秋风吹动的沙石。塞马肥:边地的马匹因长年放牧在草原上而肥壮。李陵台:汉将李陵被匈奴所杀后,其部下置酒于陵墓之上,以祭奠之。这里泛指边关。 【赏析】 此诗为边塞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万籁俱寂
过友人山居 招寻出城南,迤逦翠微路。 峰阴豁清晓,花气酿春暮。 浓绿罨山村,莺啼不知处。 连塍宿麦秀,隔竹新泉注。 鸡犬何翛然,幽人此间住。 摘蔬留客饭,就石安茶具。 习习松下风,迟迟晷景度。 晏坐竟忘言,羲皇静中遇。 【翻译】 我沿着翠微路来到友人的山居。 山峰的阴影让人在清晨时感到清爽。 春天的气息弥漫着山村的花朵。 鸟儿在花丛中自由地啼叫,仿佛它们并不知晓自己的所在。
招寻出城南,迤逦翠微路。 峰阴豁清晓,花气酿春暮。 浓绿罨山村,莺啼不知处。 连塍宿麦秀,隔竹新泉注。 鸡犬何翛然,幽人此间住。 摘蔬留客饭,就石安茶具。 习习松下风,迟迟晷景度。 晏坐竟忘言,羲皇静中遇
扁舟越寒溪,篷窗正愁绝。 余霞散复收,远火明更灭。 雁叫一天霜,渔归半帆月。 舟人指前滩,滩水空陈迹。 我行叹飘蓬,望望烟波阔。 浊酒聊自斟,羁怀那可说。 平生对清景,强半在行役
边城木落雁南飞,飒飒金飙塞马肥。 今夜李陵台上月,照人何处捣寒衣。
搔首南天对夕晖,越王台畔卸征衣。 岧峣楼观临沧海,缥缈人烟接翠微。 乡信更无鸿雁达,秋风只有鹧鸪飞。 今朝正是重阳节,何处东篱采菊归
储秘书,字玉函,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下是对储秘书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时代背景:储秘书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一时期的文人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文学和学问。 - 生平经历:储秘书曾在乾隆六年(1741年)中进士,并在之后的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再次中进士,曾担任翰林院庶吉士、湖北郧阳府知府等职位。他在官场上有较好的表现,为官顺应天意民心,深受百姓爱戴。 - 个人成就
储秘书,字玉函,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下是对储秘书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时代背景:储秘书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一时期的文人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文学和学问。 - 生平经历:储秘书曾在乾隆六年(1741年)中进士,并在之后的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再次中进士,曾担任翰林院庶吉士、湖北郧阳府知府等职位。他在官场上有较好的表现,为官顺应天意民心,深受百姓爱戴。 - 个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