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朋好尽凋零,宿素思君是典型。
风暗瓦灯余半壁,尘埋书鹿弃空庭。
岭边鹤怨山人帐,槛外猿啼处士星。
只有吟魂消不得,夜台无伴恨冥冥。
注释:
廿年朋好尽凋零,宿素思君是典型。
风暗瓦灯余半壁,尘埋书鹿弃空庭。
岭边鹤怨山人帐,槛外猿啼处士星。
只有吟魂消不得,夜台无伴恨冥冥。
赏析:
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所作的一组诗歌,描绘了他在末世的孤寂与哀叹。其中“廿年朋好尽凋零,宿素思君是典型”两句,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廿年朋好尽凋零”指的是与他一起度过二十多年时光的旧友已经一个个离去,只剩下他一人;”宿素思君是典型”则是指他的这种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成为了他的一种典型的情感表达。
“风暗瓦灯余半壁,尘埋书鹿弃空庭”两句描述了他所居住的环境已经变得荒凉冷清,只有一盏昏暗的灯光在残破的屋檐下摇曳。”尘埋书鹿”则形容他所收藏的书籍已经被尘土埋没,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岭边鹤怨山人帐,槛外猿啼处士星”两句描绘了他在岭边听到鹤的哀怨声,看到了槛外的猿猴在啼叫,这些自然景象都让他感到悲伤和孤独。”山人帐”指的是他的住所,”处士星”则是指星星的闪烁。
最后两句”只有吟魂消不得,夜台无伴恨冥冥”则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吟魂”指的是他的诗魂,”夜台无伴”则是指他在夜晚无法入睡的痛苦。”恨冥冥”则是指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恨和痛苦。
这首诗通过描绘他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