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秋天外,黄昏望不迷。
中峰残照在,东麓一星低。
空翠寒衣袂,清风到杖藜。
平生慕真隐,长揖谢夷齐。
【注释】:
- 望孤山:在浙江杭州西湖西南,孤山西面有湖,北面为钱塘江。
- 中峰:山腰的峰顶。
- 东麓:山脚下。
- 空翠:青翠的山色。
- 寒衣袂:因山色寒冷而感到衣袖生寒。
- 清风到杖藜:拄着拐杖迎风而来。
- 真隐:指真正的隐士。
- 长揖谢夷齐:夷齐是古代商朝末年的两位贤人,这里指隐居不仕的人。
【赏析】:
《望孤山》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遥望孤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山色秋天外”,描绘了诗人远望孤山时看到的秋日山色,山色在秋天的外面,给人一种静谧、深远的感觉。
第二句“黄昏望不迷”,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遥望孤山,但并未被山色所迷惑,而是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山的轮廓和形态。
第三、四句“中峰残照在,东麓一星低”描绘了诗人在山腰看到夕阳下的残照,以及山脚下的一颗星星闪烁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第五、六句“空翠寒衣袂,清风到杖藜”则描绘了诗人感受到的山色清冷,以及风吹动衣袂、杖藜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平生慕真隐,长揖谢夷齐”,表达了诗人对真正隐士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遥望孤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