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琶牙板,数词家名手。柳腻苏豪孰兼有。豁双眸、舅氏乐圃词钞,真莫怪、脍炙骚坛人口。
慈亲题语在,记得年时,曾向妆台课停绣。篇什富珠玑,击节人亡,低唱罢、泪沾红袖。愿本意、早填谒金门,使屈姊、舒开夜台眉皱。
【注释】
1.乐圃:即张荫嘉的家,张荫嘉为南宋词人。
2.铜琶牙板:古代乐器名。
3.数词家:指有学问的文人雅士。
4.豁双眸:使眼睛明亮。
5.舅氏:指张荫嘉的母亲,张母。
6.莫怪:不要奇怪。
7.妆台:妇女梳妆用的台子。
8.篇什:诗词歌赋等作品,泛指文章。
9.屈姊:指张荫嘉的姐姐张元吉。
10.舒开:舒展、展开。
11.夜台:墓穴,也泛指坟墓。
【赏析】
全词通过写张荫嘉母亲的《乐圃词稿》,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同时赞扬了作者母亲的才华。
上片写题词之事。“铜琶牙板”是形容古乐的乐器和声调,这里借以形容张母的文才。“柳腻苏豪”是形容宋代两位女词人的才华横溢,这里借以赞美张母的文学才华。“舅氏乐圃词钞”,即张荫嘉母亲写的词作。“真莫怪”三句说张母词作受到广泛的称赞,连骚坛上也流传起来。“慈亲题语在”,意思是张母的词作中有她自己的题词,这些题词是出自她的心声的,所以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记得年时,曾向妆台课停绣”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当时母亲常常在梳妆台上教女儿们刺绣,而自己则在一旁陪伴着,看着她们专心致志地练习。这一情景历历在目,让人难忘。“篇什富珠玑,击节人亡,低唱罢、泪沾红袖”是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张母的词作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令人赞叹不已。而当读到感人之处时,作者不禁拍手称奇,甚至为之落泪。“愿本意、早填谒金门,使屈姊、舒开夜台眉皱”是表达希望母亲能早日得到朝廷的录用,让姐姐张元吉也能摆脱困境,重新振作起来的愿望。
下片写对亡妻的怀念之情。“洞仙歌”是宋词的一种体式,多用来形容男女间的爱情。“铜琶牙板”是形容古乐的乐器和声调,这里借以形容词人自己。“数”是数词的意思,“家名手”则是称赞词人的才华横溢。“柳腻苏豪孰兼有”,是说词人自己也擅长于词的创作。接下来两句写词人看到张母的词作后的心情。“豁双眸,舅氏乐圃词钞,真莫怪、脍炙骚坛人口。”这几句是说看到张母的词作后,词人豁然开朗,原来舅母的才华如此出众,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而且还被传诵开来。“慈亲题语在,记得年时”,是回顾往事。当时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刺绣的情景历历在目。“篇什富珠玑,击节人亡,低唱罢、泪沾红袖”是描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张母的词作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令人赞叹不已。而当读到感人之处时,作者不禁拍手称奇,甚至为之落泪。“愿本意、早填谒金门,使屈姊、舒开夜台眉皱”是表达希望母亲能早日得到朝廷的录用,让姐姐张元吉也能摆脱困境,重新振作起来的愿望。
这首词通过写张荫嘉母亲的《乐圃词稿》,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赞扬了张母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