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轻霜渐欲丝,驱车日暮怅何之。
看花到眼翻新样,剪烛谈心有旧知。
羁客羞弹冯子铗,愁人怕读楚些词。
数行淡墨留题处,好作珍珠一串思。

【注释】

两鬓轻霜:指头发已经斑白。渐欲丝,指白发逐渐增多。

驱车日暮:即驱车到傍晚。怅何之:意谓心中惆怅而不知所往。

看花:欣赏花的美丽。翻新样:形容花的品种或花色更新换代。

剪烛谈心:指在灯下交谈。有旧知:意谓对人熟悉、亲近。

羁客:旅居他乡的人。羞弹冯子铗:意思是说不习惯别人弹奏他的宝剑,即冯谖弹铗歌于梁的故事。冯谖是战国时孟尝君门下食客,以剑击柱而歌,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思归故里的愤懑。楚些词:古代楚国民间歌曲的统称,多用男女情爱为题材,如《越人歌》、《阳春白雪》等。

数行淡墨:即数行字句。留题处:指题诗之处。

【译文】

鬓边已见星星点点的白发了,一天天驱车到傍晚时分还不知去何处。

赏花看到眼花也不觉新鲜,剪烛夜谈有旧日相识的人陪伴。

旅人不愿弹奏那把冯谖弹的宝剑,愁人害怕吟唱那首楚些的悲歌。

几行淡墨写下此诗留作纪念,好让这些珍珠般的文字串起来,寄托着诗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七言律诗。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心情,后两句写临别赠言,并抒发惜别的感情。

“两鬓轻霜渐欲丝,驱车日暮怅何之。”首联起句点明送别的时间——黄昏,点明地点——郊外道中。“渐欲丝”,写鬓发由黑变灰,颜色渐黄,暗示年岁已高。“驱车”,表明送别是在行进之中,说明送别时间之长和道路之险。“日暮”,则暗示了送别时间的紧迫,因为日暮时分,天色已晚,行人将难以继续前行。这一句通过描写环境、时间和心境,营造了一个离别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情绪。

颔联写诗人与朋友分别后的所见、所感。“看花到眼翻新样,剪烛谈心有旧知。”“翻新样”指新品种的花层出不穷,“旧知”指老朋友。这一句既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这里的“看花”与“剪烛谈心”,都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互动,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的细腻情感,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颈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惜别之情。“羁客羞弹冯子铗,愁人怕读楚些词。”诗人用典,说自己像冯谖那样不愿听到别人的歌声,因为那会让他有思乡的情绪;又像屈原那样害怕听到楚辞中的悲歌,因为那会让他有伤春的感觉。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情感,又展示了他内心的敏感和脆弱。这两句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性,也使诗人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末联则是对全诗的总结。“数行淡墨留题处,好作珍珠一串思。”诗人用数行淡墨在纸上留下了自己的赠言,希望它能像一串珍珠一样,成为诗人怀念远方朋友的美好记忆。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又展现了他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境营造,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