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倚雕阑竹倚衣,女桑遥听子规啼。
陌头杨柳休攀折,系住春光不许归。
注释:
寒食节,人们倚靠在雕花栏杆的竹子上,女子在桑树上遥听子规鸟的啼叫。
陌头杨柳不要攀折,系住春天的景色不许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首句“人倚雕阑竹倚衣”,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人们在雕花栏杆旁倚靠着,而竹子则倚靠在衣服上。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物动作和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
第二句“女桑遥听子规啼”,则是对春天声音的描绘。这里的“女桑”指的是桑树,“子规啼”是子规鸟的叫声。这句诗通过描写远处传来的鸟鸣声,营造出了一种静谧、悠远的感觉。
第三句“陌头杨柳休攀折”,则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这里的“陌头”指的是路边,“杨柳”则是春天的象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景的珍视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
最后一句“系住春光不许归”,则是对春天的不舍和依恋。这里的“春光”指的是春天的气息和景色,“不许归”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景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留恋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种风俗习惯——寒食节期间人们不得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这也是诗人笔下所描绘的“寒食”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