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郊绿暗暮烟横,刚被月来一望清。
花气黏天如积水,竹阴洒地若浮萍。
却嫌绝顶光偏小,纵过疏林影未平。
野际徘徊欣有此,漙漙零露不胜情。
竹仔门村庄步月
荒郊绿暗暮烟横,刚被月来一望清。
花气黏天如积水,竹阴洒地若浮萍。
却嫌绝顶光偏小,纵过疏林影未平。
野际徘徊欣有此,漙漙零露不胜情。
注释:
- 竹仔门:地名。
- 荒郊:荒凉的地方。
- 绿暗:绿色暗淡。
- 暮烟横:黄昏时的烟雾。
- 刚被月来一望清:刚刚被月光照亮,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晰。
- 花气黏天:花香弥漫在空中,像水一样粘附在天空中。
- 竹阴洒地:竹荫洒在地上,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 绝顶:山顶。
- 漙漙:晶莹的水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漫步于竹仔门村庄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夜晚的景象和自己的心情。
首句“荒郊绿暗暮烟横”,勾画出一幅荒凉的郊外景象,绿意暗淡,而暮色中的烟雾横亘天际。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绪。
第二句“刚被月来一望清”则转换了气氛,月亮的出现让原本暗淡的环境变得明亮起来。这里的“一望清”既表现了月光的明亮,也反映了诗人心情的转变,从孤独寂寞到有所期待。
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色,“花气黏天如积水”、“竹阴洒地若浮萍”,形象地描绘了花香与月光交相辉映,竹影婆娑,如同浮萍般轻盈飘逸的情景。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而是表达了对高处美景的向往。“却嫌绝顶光偏小,纵过疏林影未平”两句,诗人对高处光影的变化表现出了不满,认为光太微弱,无法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同时,诗人也对穿过稀疏树林时光影的变化感到遗憾。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对美的不懈追求以及内心的矛盾。
最后两句“野际徘徊欣有此,漙漙零露不胜情”则是诗人在欣赏美景后内心的情感流露。他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和美丽,同时也体会到了自然的无情。诗人通过对露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描绘出夜晚月光下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