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蝶来何从,穿花倍峭茜。伊谁折花枝,起舞掠袂缘。
艳如点黛螺,轻如衔泥燕。栩栩各知还,又如客游倦。
不虞独分飞,翻向箱笼眄。弱翅触四隅,密网开三面。
逸熊得昭苏,旧侣若慰唁。破镜感重圆,故剑珍百炼。
文采本天生,大化任流转。料尔双双飞,快逐东风便。
如何蝉翅黏,无乃雀屏炫。幸兹返故园,时或来吟院。
陔兰畅和风,帘栊好息宴。分付九张机,貌尔五色线。
不然伴仙蝶,寻芳近郊甸。大胜菜花村,游蜂共潜见。
庄生妙齐物,品勿论贵贱。且赋《逍遥游》,待补《仙岩传》。
【诗句翻译】:
绿蝶来何从,穿花倍峭茜。伊谁折花枝,起舞掠袂缘。
艳如点黛螺,轻如衔泥燕。栩栩各知还,又如客游倦。
不虞独分飞,翻向箱笼眄。弱翅触四隅,密网开三面。
逸熊得昭苏,旧侣若慰唁。破镜感重圆,故剑珍百炼。
文采本天生,大化任流转。料尔双双飞,快逐东风便。
如何蝉翅黏,无乃雀屏炫。幸兹返故园,时或来吟院。
陔兰畅和风,帘栊好息宴。分付九张机,貌尔五色线。
不然伴仙蝶,寻芳近郊甸。大胜菜花村,游蜂共潜见。
庄生妙齐物,品勿论贵贱。且赋《逍遥游》,待补《仙岩传》。
【赏析】:
这首诗以咏蝶为题,诗人借咏蝶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蝶的美丽与自由;第二部分写蝶的遭遇与命运;第三部分则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情与思考。
首联“绿蝶来何从?穿花倍峭茜。”描绘了蝴蝶轻盈美丽的形象,以及它们在花丛中穿梭的情景。这里的“绿”字,既描绘了蝴蝶的颜色,又赋予了它生命的气息。而“穿花”则表现了蝴蝶轻盈飘逸的姿态,如同一位美丽的舞女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蝴蝶的美丽与自由,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颔联“伊谁折花枝,起舞掠袂缘。”则转入对蝴蝶遭遇的关注。这里,诗人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入了“伊谁”这一角色,暗示了蝴蝶被人们采摘的命运。而“起舞掠袂缘”则形象地描绘了蝴蝶在被折断花枝时的痛苦和挣扎,同时也展现了蝴蝶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句诗不仅揭示了蝴蝶的命运,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颈联“艳如点黛螺,轻如衔泥燕。”继续描写蝴蝶的美丽与轻盈。这里的“艳如点黛螺”形容蝴蝶的色彩绚丽夺目,如同镶嵌在天空中的宝石一样璀璨夺目;“轻如衔泥燕”则形容蝴蝶的翅膀轻盈飘忽,仿佛一只在空中飞翔的燕子。这两句诗通过对蝴蝶美丽形象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转而关注蝴蝶的遭遇和命运。尾联“不虞独分飞,翻向箱笼眄。弱翅触四隅,密网开三面。”则描绘了蝴蝶独自飞翔时的无奈和悲壮。这里的“不虞独分飞”表达了蝴蝶无法预料的命运;而“翻向箱笼眄”则形象地展现了蝴蝶被捕捉时惊恐的眼神;最后一句“弱翅触四隅,密网开三面”则描绘了蝴蝶在被捕后的处境艰难,四面受困,无处可逃。这些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蝴蝶的遭遇和命运,也反映了人类的残忍和无情。
在尾联之后,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首联“逸熊得昭苏,旧侣若慰唁。”则借用“逸熊得昭苏”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复苏和重生的期待;“旧侣若慰唁”则表达了对过往伙伴的思念和慰问之情。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关注和期待,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接下来的几联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感悟和思考。颔联“破镜感重圆,故剑珍百炼。”则借用“破镜重圆”的故事,寓意着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坚持;而“故剑珍百炼”则表达了诗人对经历磨难后更加珍贵的东西的珍惜之情。
尾联“如何蝉翅黏,无乃雀屏炫。”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蝴蝶的翅膀为何会粘在树枝上呢?这里的“蝉翅黏”形象地描绘了蝴蝶翅膀上的黏性物质,而“雀屏炫”则暗指蝴蝶翅膀上的色彩斑斓如同华丽的屏风,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诗既揭示了蝴蝶翅膀的特点,也引发了诗人的思考。
诗人通过尾联“幸兹返故园,时或来吟院。”表达了对回到家乡的欣慰和喜悦。这里的“故园”指的是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而“吟院”则是诗人经常驻足的地方。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歌以咏蝶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诗人以蝴蝶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同时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以及对生命的漠视。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