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椎折秦副车,惜哉此行不击计议疏。博浪车行疾如驶,那比斯山巀嶪巑岏皇驻舆。
驻舆意不乐海山仙人排云落。鞭石驱海戴六鳌,蛟龙潜窟不敢攫。
我闻兹游事在三十有六年,鲍鱼遗臭踵不旋。胡为运终梦战争,海神震慑巨鱼惊。
又闻阿房起宫殿,东南财赋搜括遍。斯山斩伐讵有遗木魅,睒睗喋血疑从辇前溅。
呜呼祖龙计亦拙,咸阳此来成永诀。重瞳之炬大海愁,急湍拍岸声声含呜咽。
君不见山之绝顶鹰为窠,鹰瞵闪烁如催梭。电光一瞥千里外,双眸炯炯为皇东向诇丰沛。

【注释】:

  1. 留侯:指汉初张良,他曾被项王封为留侯。
  2. 椎:击打。
  3. 副车:古代的战车。
  4. 计议疏:谋划议论之事。
  5. 博浪车:传说中一种能以巨力击碎物体的战车。
  6. 疾如驶:快得象飞驰一样。
  7. 巀嶪岏皇:高山峻岭。
  8. 舆(yú):小车子,代指帝王所乘的车。
  9. 意不乐:心中不高兴。
  10. 仙人:指山中的隐士。
  11. 鞭石驱海:神话中神仙驾驭大海的本事。
  12. 戴六鳌:神话传说,有六只神鳌背负着大山。
  13. 蛟龙:神话中的动物。
  14. 潜窟:山洞。
  15. 敢:岂敢。
  16. 闻兹:听说这。
  17. 三十有六年:三十年。
  18. 遗臭:留下恶名。
  19. 胡为:何为?
  20. 运终梦战争:命将终时梦见战斗。
  21. 阿房:秦始皇的宫殿名。
  22. 东南财赋:指江南地区丰富的财物。
  23. 斩伐:砍伐。
  24. 木魅:树木的精灵鬼怪。
  25. 睒睗(shǎn hè)喋血:闪烁着眼睛的血光。
  26. 祖龙:秦始皇,本名嬴政。
  27. 咸阳:秦朝的都城,今陕西西安。
  28. 成永诀:成了永远的别离。
  29. 重瞳:指古传说中的人,即秦始皇帝。
  30. 炬:火炬,比喻希望之光。
  31. 愁(qiū):忧愁,这里指秦始皇的忧虑。
  32. 丰沛(fēng pō):丰水和沛水。
  33. 绝顶:山的最高点。
  34. 鹰为窠(kē):鸟儿筑巢。
  35. 催梭:织布机上梭子的来回运动,喻指时间的迅速流逝。
  36. 东向:面朝东方。
  37. 诇(qiàn):侦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描写秦始皇陵墓周围的山川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出对秦始皇统治时期的种种弊端的感慨与讽刺。全诗采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对大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态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一、起兴发端,抒发感慨。首句“留侯椎折秦副车”,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刘邦成功推翻秦朝统治的钦佩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接着,诗人以“惜哉此行”开头,感叹秦始皇的统一事业并未带来长久的太平盛世,反而留下了许多遗憾与悲哀。这一部分,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二、借景抒情,抒发感慨。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来描绘秦始皇陵墓周围的山水风光,如“博浪车行疾如驶”、“那比斯山巀嶪岏皇驻舆”等句子,既展现了秦始皇陵墓的宏伟壮丽,也暗示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暴虐无道,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不满和批评。三、托物寓意,抒发感慨。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了浓厚的象征意味。如“鞭石驱海戴六鳌”、“蛟龙潜窟不敢攫”等句子,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又暗示了秦始皇的权谋心计及其带来的灾祸和灾难。四、结尾收束,抒发感慨。诗人在诗的最后一句中再次提到秦始皇的陵墓,用“咸阳此来成永诀”表达了他对秦始皇最终走向灭亡的惋惜之情;用“重瞳之炬大海愁”则进一步强调了秦始皇的野心与贪婪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优秀的咏怀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