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光明素镜,皎月海门浮。
蜃气朝成雾,龙吟夜入秋。
十年常作客,万里一维舟。
凭吊蜗庐叟,低回意欲留。
【注释】
焦山:在今江苏省句容县,因山上多焦树而得名。海门:指长江的入海口。蜃气:指海上出现的大而圆的蜃(huò)气。龙吟:传说龙在夜间啸声如雷。
【赏析】
《舟泊焦山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了诗人乘船停泊于焦山时所见景色,抒发了诗人浪迹天涯、寄情山水之感慨。首句“晴光明素镜”,用比喻手法,把晴朗天气下水面反射的阳光比作一面镜子;次句“皎月海门浮”,写月光映照在海门之上,宛如一轮明月浮在江面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门的夜景。第三句“蜃气朝成雾,龙吟夜入秋”,写海上的蜃气和龙鸣之声。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海景,也写出了诗人的感受。最后两句“十年常作客,万里一维舟”。写诗人长期浪迹他乡,漂泊异域,只有这只船伴其左右。尾联写诗人对蜗庐叟(指隐居者老翁)的凭吊之情。
这首诗以“舟泊焦山”为题,写的是在晴朗的日子里停船于焦山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早晨海面上,一轮明亮的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仿佛是月亮漂浮在海面上。傍晚时分,海面上出现了一片蜃气,它像一层白色的云雾,飘浮在空中。晚上,听到远处传来龙吟之声,似乎有龙正在发出呼啸。诗人还写到自己长期在外漂泊,只有这条船一直陪伴着他。
全诗四句话,每一句都描绘了一个特定的场景或感受。前三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述了诗人所见到的景象;第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即长期的漂泊和孤独。这种写法使得整首诗显得层次分明而又和谐统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同时,它也向我们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