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炊敛暮烟,小立晚风前。
落照收残雨,凉云带远天。
山空秋漠漠,溪涨水涓涓。
徙倚青松树,长吟独悄然。

晚眺

村炊敛暮烟,小立晚风前。

落照收残雨,凉云带远天。

山空秋漠漠,溪涨水涓涓。

徙倚青松树,长吟独悄然。

注释:

  1. 村炊敛暮烟:村庄的炊烟在傍晚时分渐渐消散于暮色之中。
  2. 小立晚风前:我静静地站在晚风中等待。
  3. 落照收残雨:夕阳将最后一丝雨意也收尽了。
  4. 凉云带远天:天空中飘浮着淡淡的凉云,仿佛与远处的天连接在一起。
  5. 山空秋漠漠:山峰在秋天的黄昏中显得空旷而模糊。
  6. 溪涨水涓涓:山溪中的水流逐渐上涨,发出细微的声音。
  7. 徙倚青松树:我缓缓地走动,靠在青松树下。
  8. 长吟独悄然:我默默地吟唱,独自享受这份寂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秋日傍晚时分的所见所感。诗中的“晚眺”意味着诗人在黄昏时刻站立在高处,远眺四周的景象。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被周围的自然景色深深吸引,他细致地观察并记录下这一刻的美景。

首句“村炊敛暮烟”描写了村庄里炊烟在黄昏时分逐渐消散,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第二句“小立晚风前”则表现了诗人在微风中静静站立的情景,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目睹了夕阳西下,留下了一片残阳如血的景色,这在第三句“落照收残雨”中得到了体现。同时,“凉云带远天”又描绘了天空中那层淡淡的云彩,它们似乎在引导视线至更远的地方。

到了第四句,诗人转向了远方的山峦,发现虽然山峰在秋天显得更加清晰,却同样笼罩在一种朦胧之中。接着是“山空秋漠漠”,进一步强调了山的空旷和秋天的萧索。

到了第五句,“溪涨水涓涓”转换了画面,由山野转向溪流,描绘了溪水的涌动和声音,给读者带来了生动的画面感。最后一句“徙倚青松树,长吟独悄然”,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青松树下吟咏,这种孤独而又深沉的吟唱,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深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以及内心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静默自省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