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烛烧残马暂停,渡头村舍户犹扃。
鸡声警露鸣高树,雁阵排空下远汀。
两岸芦花飞白雪,半湖秋水带寒星。
凭栏欲济无舟楫,目极遥山一抹青。
晓至赵北口
短烛烧残马暂停,渡头村舍户犹扃。
鸡声警露鸣高树,雁阵排空下远汀。
两岸芦花飞白雪,半湖秋水带寒星。
凭栏欲济无舟楫,目极遥山一抹青。
1. 注释:
- 晓至:早晨到达。
- 赵北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是通往北方的交通要道。
- 短烛:形容时间已经不早了,蜡烛也燃烧殆尽。
- 停:这里用作动词,意味着停止或停下。
- 渡头:渡口的地方。
- 村舍:指村落的居民房屋。
- 户犹扃:门仍然紧闭着。
- 鸡声:公鸡的啼叫声。
- 警:惊动、引起注意。
- 露鸣:露水在树上的声音。
- 雁阵:大雁组成的飞行队伍。
- 排空:形容雁阵飞行的壮观,像是在空中排列整齐。
- 下远汀:飞向远方的水边沙地。
- 两岸:河的两侧。
- 芦花:芦苇的花絮,白色的。
- 飞白雪:形容芦花飘落如雪一般。
- 带寒星:像星星一样闪烁在水面上。
- 凭栏:站在栏杆旁。
- 欲济:想要渡过去。
- 无舟楫:没有船或者船只,无法过河。
- 目极:目光所及,形容视野所及之处。
- 遥山一抹青:远处的山显得十分模糊,只有一抹青色可见,形容山的遥远和朦胧。
2. 译文:
清晨时分,我来到赵北口,天色已晚,蜡烛也已燃尽,马匹也停了下来休息。渡口的村庄里,村民们的家门依然关闭着,静悄悄的。听到公鸡的啼叫,我被惊醒,发现露水在树上发出声音,提醒着我天已渐明。一群雁阵从天空中飞过,它们排成整齐的队伍向下飞去,飞向远方的水边沙地。河岸两侧的芦苇随风飘动,落下的芦花如同飞舞的白雪般纷纷扬扬。半湖秋水倒映着星星般的星光,美丽而宁静。站在栏杆旁,我凝视着远方,但视线所及之处却是一片模糊的山峦,只剩下一抹青色在天际。
3.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在赵北口的所见所感。诗中的“晓至”二字,不仅点明了时间,也预示着接下来的景色将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变得更加清晰。诗人用“短烛”、“停”、“渡头村舍户犹扃”等词句,描绘了一个夜晚即将过去、晨光初现的场景。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平静。
诗人通过“鸡声警露鸣高树,雁阵排空下远汀”两句,引入了新的元素——自然界的声音。公鸡的啼叫和露水在树上的声音,以及雁阵的飞翔,都为这幅画添上了生动的细节。这些声音不仅增加了场景的真实感,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两岸芦花飞白雪,半湖秋水带寒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个清晨的美丽景色。两岸的芦苇随风飘扬,如同飞舞的白雪;半湖的秋水倒映着星辰,美丽而宁静。这些画面既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传达了他内心的情感。
“凭栏欲济无舟楫,目极遥山一抹青”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尽管他无法渡过河去,但他知道,只要他继续前行,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这里的“一抹青”不仅是对山峰的描绘,也是对诗人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述,成功地捕捉了那个清晨的景象,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