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环合翠岚浮,策马斜阳古挹楼。
峰辟关门天一线,浪翻峡口水双流。
寒烟漠漠村墟暮,野港萧萧芦荻秋。
回望凤城何处是,西南翘首白云头。
清河道中
万山环合翠岚浮,策马斜阳古挹楼。
注释:周围环绕着的万座山峰,如同绿色的云海一般漂浮在天空之中;夕阳下的我骑马走过了那古老的阁楼。
赏析:诗人以“万山环合翠岚浮”开篇,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这里的“万山”,指的是周围环绕着的万座山峰,它们如同绿色的云海一般,仿佛在天空中漂浮着。而“翠岚浮”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些山峰与绿色云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用“策马斜阳古挹楼”作为过渡,将视角转向了人的生活场景。这里,诗人骑在马上,斜靠在楼阁上,眺望着远方的风景。而“斜阳”则是夕阳西下,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暖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古挹楼”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或是对于历史的敬仰。
峰辟关门天一线,浪翻峡口水双流。
注释:山峰如门般高耸,与天空相接;河水在峡谷中翻滚,形成两股水流。
赏析: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山峰与天空的连接,以及河水在峡谷中的翻滚,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这里的“峰辟关门天一线”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如同大门一般高耸入云,与天空相连接的景象。而“浪翻峡口水双流”则描绘出河水在峡谷中翻滚,形成两股水流的情景,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这种对比和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寒烟漠漠村墟暮,野港萧萧芦荻秋。
注释:傍晚时,村庄上空弥漫着淡淡的烟雾;野港边生长着萧瑟的芦苇,秋风中发出沙沙的声音。
赏析:诗人以“寒烟漠漠村墟暮”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朦胧的氛围。这里的“寒烟”指的是傍晚时分,村庄上空弥漫着淡淡的烟雾,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而“漠漠”则形容烟雾弥漫的状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朦胧、神秘。接下来的“野港萧萧芦荻秋”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和秋天的气息。这里的“野港”指的是乡村的河流旁,而“萧萧”则形容芦苇随风摇曳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种描绘手法不仅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回望凤城何处是,西南翘首白云头。
注释:回头望去,凤城在哪里呢?只能仰望那西南方向的白云。
赏析: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回望凤城何处是”结束前两句,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之情。而“西南翘首白云头”则直接表达了他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回望”表示诗人回首望向远方,而“凤城”则代指他的家乡。而“翘首白云头”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仰望云端,期盼着与家乡重逢的情景。这种描绘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