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有草碧江边,遂尔名因乌拉传。
细叶秋丛身似束,清砧夜杵软如绵。
履霜制葛原难任,卫足倾葵仅自全。
南国久闻称不借,御寒较此拟天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青青有草碧江边,遂尔名因乌拉传。
【注释】青青:绿色。碧江:清澈的江水。遂尔:因此。传:传播。
【赏析】诗的第一句描述了江边的草地青翠欲滴、碧波荡漾的景象,由此引出了“乌拉草”的名字,并说明了它之所以得名的原因。细叶秋丛身似束,清砧夜杵软如绵。
【注释】细叶:指细小的叶片。秋丛:秋天的草丛。身似束:形状像捆绑的样子。清砧:指秋天夜晚用来捣制食物的砧木。夜杵:指晚上用来捣衣的杵槌。软如绵:柔软如同棉花。
【赏析】第二句描绘了秋季草地的细节,细长的叶片紧密地聚集在一起,仿佛被捆绑着一样;夜深人静时,砧锤的声音轻柔而舒缓,如同绵绵的棉花一般。履霜制葛原难任,卫足倾葵仅自全。
【注释】履霜:踏着霜雪前行。制葛:制作葛布,比喻坚韧不拔。原难任:本无法胜任。卫足:守护脚。倾葵:倾斜的葵花,这里借指保护身体不受伤害。
【赏析】第三句表达了在艰苦的环境中,人们需要像履霜那样坚强,像制葛般坚毅,但有时也不得不依靠自身的防护来保护自己。南国久闻称不借,御寒较此拟天渊。
【注释】南国:南方的国家或地区。久闻:长期听到、闻名已久。称不借:称赞其不可替代。御寒:抵御寒冷。
【赏析】最后一句通过比较的方式强调了“乌拉草”在御寒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其他地方的产品相比,乌拉草在御寒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甚至被人们誉为可以比拟于天境般的神奇。
整首诗通过对乌拉草的描写,展现了它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不屈,以及它在御寒方面的卓越性能,同时也传达出人们对这种草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