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云关叩佛祠,扶筇沙径自寻诗。
檐铃语细东风软,岸柳阴移午日迟。
为爱青山谋小筑,因临流水立多时。
个中天趣谁能识,吟望春原我独知。

万泉河散步

不向云关叩佛祠,扶筇沙径自寻诗。

檐铃语细东风软,岸柳阴移午日迟。

为爱青山谋小筑,因临流水立多时。

个中天趣谁能识,吟望春原我独知。

注释:

  • 不向云关叩佛祠,扶筇沙径自寻诗。
    万泉河(即漓江):这里是指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河流。云关:指云雾缭绕的地方。叩佛祠:指的是参拜佛像的寺庙。扶筇:扶着手杖。筇:竹制的手杖。沙径:沙子铺成的小路。自寻诗:自己寻找诗句。
  • 檐铃语细东风软,岸柳阴移午日迟。
    檐铃:屋檐上的风铃。语细:风铃声声细小。风软:春风柔和。午日:中午的太阳。迟:推迟,晚一些。
  • 为爱青山谋小筑,因临流水立多时。
    青山:指远处的山,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色。谋:计划,打算。小筑:简陋的小房子。因临:因为靠近。流水:指的是江水。立多时:站立了很长时间。
  • 个中天趣谁能识,吟望春原我独知。
    个中:指其中的意思或境界。天趣:自然的情趣。谁能识:谁知道。吟望:吟咏观赏。春原:春天的原野。我独知:只有我知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万泉河边散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首句“不向云关叩佛祠”,表现了诗人对宗教仪式的不屑一顾,他更愿意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灵感。第二句“扶筇沙径自寻诗”,展现了诗人独自行走在沙径上,寻找诗词的情景。第三句“檐铃语细东风软”,描绘了风吹动檐铃发出的声音,以及春风的柔情。第四句“岸柳阴移午日迟”,则描述了柳树的影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景象。第五句“为爱青山谋小筑”,体现了诗人想要在青山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第六句“因临流水立多时”,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久久伫立的情景。第七句“个中天趣谁能识”,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最后一句“吟望春原我独知”,则是诗人独自欣赏春天原野的美好,只有他能领略到其中的乐趣。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他的诗意人生和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