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醒后烬炉香,纸帐寒宵布被凉。
岁逼常愁双鬓短,梦回不耐五更长。
欲教夜气涵天性,偏是诗魔扰睡乡。
怪底冻鸡啼较早,误人颠倒着衣裳。
注释:
- 微醺醒后烬炉香,纸帐寒宵布被凉:酒后醒来,点燃的炉香飘散开来,而寒冷的夜晚,薄薄的棉被也感觉冰凉。
- 岁逼常愁双鬓短,梦回不耐五更长:岁月无情,常常让我担心自己的双鬓变白,而梦回时又不愿忍受夜深人静时分的煎熬。
- 欲教夜气涵天性,偏是诗魔扰睡乡:我想让夜晚的气息充满我的心性,但偏偏有诗人的魔力扰乱了我的睡眠。
- 怪底冻鸡啼较早,误人颠倒着衣裳:为什么鸡儿会在这么早的时候就打鸣呢?这让我错过了穿衣服的时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晚睡早起、生活作息与诗情画意交织在一起的田园诗。全篇以“晚”字为线索,从“醒”“寒”“长”“眠”等方面刻画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联写诗人在微醺后醒来,看到燃烧的炉香和薄被的凉意。这里的“烬炉香”和“布被凉”都暗示了诗人的晚起之态。
颔联通过对比“双鬓短”与“五更长”,反映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无奈。这里既有对岁月流逝的哀叹,也有对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颈联则通过“欲教夜气涵天性”,表达了诗人想要追求自然、宁静的生活的愿望。然而,“诗魔扰睡乡”却打破了这份宁静,让人难以入睡。这句诗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心理,也表现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尾联用“冻鸡啼较早”来反衬自己错过穿衣时间,从而引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他既羡慕那些能够及时穿衣的人,又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了遗憾。这种矛盾和失落的情感使整首诗更富有层次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