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罢村鸡夜已阑,霜风刮面敝裘寒。
朝霞有意迎归骑,一片轻红上马鞍。
晓行
唱罢村鸡夜已阑,霜风刮面敝裘寒。
朝霞有意迎归骑,一片轻红上马鞍。
注释:
- 唱罢村鸡夜已阑:唱完村里的鸡鸣声之后,夜晚已经结束了。阑,结束、终止。
- 霜风刮面敝裘寒:被霜风吹着脸颊,穿着破旧的衣服感到寒冷。敝,破旧。
- 朝霞有意迎归骑:早晨的太阳在天空中升起,仿佛在迎接我回家的马匹。有意,似乎有某种意愿、目的。
- 一片轻红上马鞍:天边出现了一抹淡淡的红色,像是美丽的云朵,轻轻飘落在我的马鞍上。
唱罢村鸡夜已阑,霜风刮面敝裘寒。
朝霞有意迎归骑,一片轻红上马鞍。
晓行
唱罢村鸡夜已阑,霜风刮面敝裘寒。
朝霞有意迎归骑,一片轻红上马鞍。
注释:
【注释】 又因明月千家雪树影寒霜月二句松坡成篇余亦足成二律其一: 更深,更深夜半的时候。群籁息,各种声音都静下来。寂寂,寂静无声。立寒庭,独自立在寒凉的庭院中。 明月千家雪,疏灯一点星。 明月皎洁如雪,洒遍千家;疏灯光点稀疏闪烁,如同星星。 天光侵户牖,夜气入虚灵。 天空的月光照射进屋内,夜露的气息渗入虚无缥缈的灵气之中。 小饮休教醉,长令方寸醒。 微醉时不要放纵,要常常清醒保持神志。 【赏析】
山行即事 烟景迎骄马,晴光入望中。 万峰生晓翠,远树乱春红。 鱼跃桃花水,莺啼柳絮风。 云山缘尚浅,空羡草堂翁。 注释: 1. 烟景迎骄马:烟雾缭绕的景象中,骄阳似火的马匹奔腾而过。 2. 晴光入望中:阳光明媚,照射在视野之中。 3. 万峰生晓翠:早晨的山峰上,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绿色。 4. 远树乱春红:远处的树木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五彩斑斓。 5. 鱼跃桃花水:鱼儿在桃花盛开的水中跳跃。 6.
《夜行》 车马秋萧瑟,征途夜可怜。 月光澄爽气,山影隔凉烟。 明灭渔村火,横斜野渡船。 远天空极目,箕斗落峰前。 注释: - 车马秋萧瑟:指秋天的车马行驶时发出的声音,萧瑟形容声音凄凉、冷清。 - 征途夜可怜:征途(旅途)在夜晚显得格外可恨或令人怜悯,因为夜晚的旅程常常更加孤独和漫长。 - 月光澄爽气:月光清澈明朗,给人带来清爽的感觉。 - 山影隔凉烟:山的影子映照在凉爽的烟雾中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 只知秋已近,恰畏暑偏多。 微咏清商曲,临流望素河。 注释: 1.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立秋前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作者在水上散步,看到了秋天的景象。 2. 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为了躲避炎热,作者不得不在河边度过这个炎热的午后。 3.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莲花的花瓣飘散着红色
【注释】: 万壑千峰里,鞭丝独往还:万壑千山中,只有马鞭声在回荡。鞭丝,即缰绳。万壑千峰,指群山连绵,深谷纵横;鞭丝独往还,指诗人独自骑马穿行于群山之间。 荒烟迷野径,落叶满空山:荒芜的烟云迷漫着野外小径,遍地的落叶布满了空空的山谷。 石塔青松掩,柴门碧水环:青翠的山峰和苍劲的松树掩映在古老的石塔之中,一湾碧水环绕着简陋的茅舍。 老僧无个事,镇日闭禅关:年迈的僧人没什么事情,终日关门打坐修禅。
春暮 春事馀多少,凄其感物华。 连绵三日雨,零落半帘花。 绿树繁阴重,高楼夕照斜。 怀人归未得,芳草满天涯。 【注释】 (1)“春事”:指春天里的事情,即春天的景色和气象。 (2)“凄其”:形容悲伤、凄凉的感觉。 (3)“物华”:指春天的景物。 (4)“绵延”:连绵不断。 (5)“半帘花”:半遮半掩地落在窗帘上的花瓣。 (6)“繁阴”:浓密的树荫。 (7)“高楼”:指高高的建筑物,这里指楼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描绘了夜晚安静的场景和内心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坐久群嚣息:长时间坐着,周围喧闹声逐渐消失。这里的“群嚣”指的是周围的嘈杂声,“息”表示停止。 2. 微吟夜已央:轻轻吟诵,时间已经晚了(夜已央)。这里用“微吟”来形容低声吟唱,而“夜已央”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3. 闲心常自照:心中常常有闲暇的光亮。这里的“闲心”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再出东郊 走出京城的东郊,心情格外舒畅。 芳园归几日,重适野人家。 在郊外的小屋里住了几天,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田园生活中。 树树闻山鸟,村村见杏花。 四周的山峦上,传来了鸟儿的鸣叫声;村子里到处都是盛开的杏花。 溪痕新涨雨,草色渐藏沙。 山间的溪流因为刚刚下过雨而水流湍急,草地的颜色也开始由绿色转为黄色。 依旧东皋路,旋看易物华。 虽然回到了熟悉的道路,但看到周围的一切变得如此富饶美好
晓霁郊行 新晴寒气峭,晨色上巾车。 霁雪迎残月,明霞度晓鸦。 山溪初解冻,野草未生芽。 为忆江南路,东风到处花。 注释及赏析: 1. 新晴寒气峭:新晴即晴朗的天气,寒气峭则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2. 晨色上巾车:清晨的景色映照在车上。 3. 霁雪迎残月:雨后的雪融化后迎接着残存的月亮。 4. 明霞度晓鸦:明亮的霞光穿过早晨的乌鸦。 5. 山溪初解冻:山间的小溪开始解冻。 6. 野草未生芽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默写。考生默写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来记忆,同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如“笛”“正月明”等来记忆。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或漏字、添字等现象,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性。本题要注意以下易错字:笛。 【答案】 闻笛 何处吹长笛,高楼正月明。 梅花飞片片,杨柳绿盈盈。 万里凄凉影,三年离别情。 独立忆江城
这首诗的原文是: 玉田道中凝膏冷爓夜迢迢,笼烛鸣鸾驿路遥。 残梦迷离落何处,晓风吹过彩亭桥。 译文如下: 夜晚,霜冻的田野上,我独自行走在小路上,寒气逼人。我用灯笼照亮前行的路,马蹄声和车轮滚过的声音,都显得那么遥远。我在驿站前停下,点着蜡烛,点燃了鸾鸟形状的香炉。然而,我的梦境却如此模糊不清,我无法确定它究竟落在了哪里。天边初露曙光,我来到了一座美丽的亭子桥边。 注释: 1. 凝膏冷爓
永平怀古 负海凭山古北平,汉时飞将气犹生。 谁知不具封侯骨,没羽空存石虎名。 注释: - 永平怀古: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敬仰。 - 负海凭山:指地理位置优越,背靠大海,面向高山。 - 古北平:指古代的北平地区,即今天的北京。 - 汉时飞将:指汉代的英雄将领,这里指的是汉朝时期的名将李广,他擅长骑马射箭,英勇善战。 - 气犹生:意指英雄的精神仍然在世间流传。 - 不具封侯骨:意指没有成为封侯的人
【注释】 1. 三里桥:地名。在今江苏无锡。 2. 陵气:指山的气势。古人认为山上多风雪,故有“凌寒”之意。 3. 重阴:即密云。 4. 寒灯:指油灯(或称蜡烛)。 5. 断魂:形容极度悲伤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夜雨中住宿的诗。诗人宿于三里桥时,正值严冬,狂风大雪。他站在桥上望,只见远处山峦起伏,气势逼人,而近处则浓云四布,一片昏暗。寒风吹来,令人难以入眠。茅草店已无炊烟
注释: 首山:位于中国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境内,为太行山脉东段的一座山峰。三峰倚汉:形容首山三座山峰耸立,如同倚靠着汉朝时期的屏风。白首老兵言往事: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正在讲述过去的故事。少年曾拾宝刀来:指在小时候,有人曾在这山上拾到了一把宝刀。 译文: 三座山峰耸立,犹如倚靠在屏风上的汉代建筑。峰顶仍保留着古代的燧台遗迹,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 白发苍苍的老兵正在回忆往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首句“天收海雾拥朱轮” - 关键词解释: - 天收:天空中云雾被收起。 - 海雾:海边的雾气。 - 拥:围绕、包围。 - 朱轮:红色车轮,这里指代太阳或者日轮。 - 译文与注释:天空渐渐消散掉弥漫的海雾,如同红色车轮(或太阳)缓缓升起。 2. 次句“习习微风起细尘” - 关键词解释: - 习习:轻轻、细微的样子。 - 微风:轻微的风。 - 起:产生、引发。 - 细尘
【注释】 题画:为图画题诗。 携琴策蹇归:指携琴归来,意即归来。策蹇,古代一种有蹄的马。蹇,跛足,这里借指骑马。 奚童却扫闭柴扉:奚童,奴仆名;柴扉,用柴木做的门。却,关上。 西窗小醉斜阳暖:指西窗外小窗边,夕阳暖照之下,主人饮酒小醉。 一任阶前落叶飞:意为任凭阶前落叶飘飞。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闲适、清雅的心情去观赏一幅山水图画,并写下了这首小诗。全诗写景细腻,情致淡雅;语言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