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不可避,来与山僧邻。
虚窗清以幽,砌草如铺茵。
长槐结空翠,落我砚池滨。
邻僧少禅说,往来多俗人。
安得青松风,扫此阶前尘。
携我故人来,饮我尊中醇。
吟诗或终夕,清谭或经旬。
披襟坐北窗,啸傲当冰轮。
故人久不来,微飙动丛筠。
【注】
- “寺中忆洪稚存不至”:洪稚存,即洪昇。洪昇字幼海(一作幼宰),号玉潭,又号南屏樵客、明德道人、玉潜子等。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天性聪颖善辩,喜谈佛说,尤工词曲,与杨慎齐名,称“杨升庵”和“洪升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洪昇所著传奇《紫箫记》,实由宋元旧本重为改定者。其词虽多模拟,而体制已具。……《紫箫记》一出,实开明末清初昆腔传奇之祖。” 2. “炎热不可避,来与山僧邻。”:这首诗写于诗人到寺院拜访一位僧人,并在此留宿时所感。3. “虚窗清以幽,砌草如铺茵”:此句写室内的景致,窗户空明幽雅,台阶上的草像铺在地上一样绿得可爱。4. “长槐结空翠,落我砚池滨”:长着高高的槐树,树叶飘落下来,像是落到了书桌旁边的地上。5. “邻僧少禅说,往来多俗人”:寺庙中的僧人很少谈论禅宗道理,而是来来往往的都是世俗之人。6. “安得青松风,扫此阶前尘”:希望有青松的清香,扫净这阶梯下的尘土。7. “携我故人来,饮我尊中醇”:带着我老朋友一起来,一起品尝美酒。8. “吟诗或终夕,清谭或经旬”:有时候我们会一直吟诵诗歌,有时也会聊上一整天。9. “披襟坐北窗,啸傲当冰轮”:披着衣衫坐在北窗下,任凭明月当空照,我无所顾忌地大声呼喊。10. “故人久不来,微飙动丛筠”:很久没有见到我的老朋友了,一阵风吹动了丛生的竹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寺庙中与友人欢聚的情景的七言律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感人。
首联“炎热不可避,来与山僧邻”,写诗人来到寺庙,与山中僧人相遇。炎热难耐,只好与山僧共度时光。这里的“热不可避”,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
颔联“虚窗清以幽,砌草如铺茵”,描绘了寺庙内部的景致。窗子虚掩,透进一缕清风;阶下的草木犹如地毯般绿意盎然。这里的“虚窗”、“清以幽”和“铺茵”都传达出一种静谧、舒适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颈联“长槐结空翠,落我砚池滨”,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共度的欢乐时光。长槐树上挂着晶莹剔透的绿叶,落在砚台旁边。这里的“结空翠”和“落我砚池滨”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陶醉于诗词创作的场景,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尾联“安得青松风,扫此阶前尘”,表达了诗人对清新环境的向往。他希望能有青松的清香,扫净这阶梯下的尘土。这里的“扫此阶前尘”不仅指清扫环境,还隐含了诗人内心追求纯净、无暇的心境。
最后一句“携我故人来,饮我尊中醇”,则是诗人与老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他们一边品鉴美酒一边聊天,共同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快乐。这里的“尊中醇”不仅指美酒,更象征着他们的友谊深厚、纯洁无瑕。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生动,情感真挚而热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与朋友共度的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珍视与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