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踏蛮溪琬琰空,诗人笔墨尚熊熊。
文昌乐府三千首,谁为修书李浙东。
谢道承的《秋宵不寐重读莘田题砚诸制怆然有怀·其一》是一首表达对文人墨客深厚友谊和对学问传承感慨的古诗。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 诗句解读:
- 遍踏蛮溪琬琰空,诗人笔墨尚熊熊。:此句描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漫步于山间,欣赏着皎洁月光下的美景,同时思考着文人的笔墨如何影响世界。
- 文昌乐府三千首,谁为修书李浙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认为只有像李浙东这样的贤才,才能胜任这一重任。
- 牂牁一叶下闽江,十砚萧然锁夜窗。: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沉淀。
- 起剔秋釭拜东野,寒风袭袭影幢幢。:这里通过夜晚的灯火和寒风中的人影,展现了诗人孤独却又坚定前行的形象。
- 译文对照:
- 秋宵不寐重读莘田题砚诸制怆然有怀 其一:诗人深夜不寐,重新阅读莘田关于砚台的各种作品,心中充满了哀愁和怀念。
- 文昌乐府三千首,谁为修书李浙东。:诗人感叹,如果能够有一位如李浙东这样的贤者来整理这些书籍,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 牂牁一叶下闽江,十砚萧然锁夜窗。: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智慧的画面,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积淀。
- 赏析:
- 情感深沉: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文化传承的深深忧虑。通过对文人墨客的歌颂和对学问传承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知识与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 意境高远: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入诗,通过山水、明月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到那份对知识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热爱。
谢道承的《秋宵不寐重读莘田题砚诸制怆然有怀·其一》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不仅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也传达了他对知识的崇高敬意以及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