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坛风月本双清,十笏山斋构竹成。
添写筼筜千万个,夜深同此听秋声。

【注释】:

榕坛:指福州西湖中的五老峰。十笏山斋:作者在闽中时,曾筑有“十笏山斋”于闽之西。此句言:我在这里修筑山斋,构筑竹林。筼筜:一种水生植物,其叶为扇形,根可为药。

【赏析】:

《画竹》是宋代文人米芾的一首七绝,诗题一作《画竹歌》。此首诗以咏竹起兴,借物言志,托物抒情。诗的前两句写竹的风姿。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高旷、清新隽永,是一幅优美的图画。

前两句“榕坛风月本双清,十笏山斋构竹成”,写的是福州西湖中的五老峰。这里原有许多竹子,但诗人却认为这些竹子并不值得一看,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些普通的竹子而已。而他所赞赏的是那些生长在深山之中的竹子,因为这些地方只有清风明月,没有尘嚣嘈杂,所以那里的竹子才格外地清幽高洁。“十笏山斋”,即十笏轩,位于五老峰下,米芾所居之地。“构竹成”,即建竹屋,以供隐居之所,可见诗人对山水之好,以及他淡泊明志的生活志趣。

后两句“添写筼筜千万个,夜深同此听秋声”则是诗人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说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万竿修竹之中,我又添写了无数株,使它们与前面的那些一样,成为我所居住的地方的组成部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独自来到这里,听着这些竹子发出的声音,聆听着它们的诉说,体会它们的心声。“听秋声”,也就是闻其萧萧瑟瑟之声,如闻秋风过耳。这里的“秋声”是指风吹竹叶发出的沙沙响声,也是暗指自己的清心寡欲、高洁自持。诗人通过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也表明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