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依碧池,佳花点秋石。
绿叶与紫茎,何数秋兰色。
主人策仗行,三径偶相值。
采之置瓶中,颜色照几席。
有如浣纱女,斜立石潭侧。
幽芳独自怜,忽遇五湖客。
沼吴果何人,撚花长太息。

【注释】

1、池:池塘。

2、秋海棠:一种花卉名。

3、碧池:指清澈的水塘。

4、点:点缀。

5、绿叶:海棠的叶子。

6、紫茎:海棠的花茎。

7、何数:多少。

8、主人策杖行,三径偶相值:诗人自比为园中的花木,而与“主人”相遇是偶然的,故用“策杖”(拄着手杖)行走来写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9、三径:指通往花园的小径。

10、置瓶中,颜色照几席:意思是说,这鲜艳的色彩可以放在瓶子里,用来照明和装饰房间。

11、浣纱女:古代女子洗纱时的动作姿势,这里用来形容花儿的姿态。

12、五湖:泛指吴越地区,这里借指美丽的女子。

13、沼吴:泛指吴地水乡。

14、果:名词作动词,有果实的意思。

15、捻花:用手轻轻拨弄花瓣。

16、太息:叹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海棠花比喻主人,以采花比喻主人与客人的相遇,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芳草依碧池,佳花点秋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芳草覆盖在清澈的水塘边,美丽的花朵点缀在秋天的石头上。这里的“芳草”和“佳花”都是海棠花,诗人通过对这些植物的形象化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颔联:“绿叶与紫茎,何数秋兰色。”进一步描绘了海棠花的形态特征:绿色的叶片和紫色的花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色彩组合。这里的“绿叶”和“紫茎”也是海棠花的一部分,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形象。

颈联:“主人策杖行,三径偶相值。”诗人自比为园中的花木,而与“主人”相遇是偶然的,故用“策杖”(拄着手杖)行走来写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这里的“策杖”既是作者的一种动作,又是他对主人身份的一种暗示,寓意着主人的身份高贵而又不失闲适。

尾联:“采之置瓶中,颜色照几席。”意思是说,这鲜艳的色彩可以放在瓶子里,用来照明和装饰房间。这里的“采之”既指采摘海棠花,也暗指主人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而“置瓶中”则是指将海棠花装点在自己的居所之中。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两句:“有如浣纱女,斜立石潭侧。幽芳独自怜,忽遇五湖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浣纱女”这一典故,来形容海棠花的姿态优美、清新脱俗。同时,又用“忽遇五湖客”来表达自己的惊喜之情,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活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