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微雨里,江水送寒流。
一棹秋风稳,双鬟永夜忧。
窗虚迷翡翠,诗捷走骅骝。
明日知何处,杭州又越州。

【注释】

同许少玉:指与许少玉一起饮酒赏月。许少玉,名不详,唐人,与王维、李适之等人交游。

三山:即钱塘江入海处的钱塘江口的三座小岛,又称三江口或西陵浦。

寒流:秋风送来的寒气。

一棹(zhào):船桨。

双鬟(huán):女子发髻,这里泛指美女。永夜忧:整夜忧思难安。

翡翠:翡翠鸟,羽毛翠绿色,古人以为美石,常用来比喻美人。

骅骝(húliú):骏马,这里指诗才。

明日知何处:明天不知道该去哪里。

【赏析】

《酬许待封》为酬赠之作。酬赠,就是以诗代简,表示酬谢的意思。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许少玉在钱塘江上泛舟赏月时所作《听许侍中黄门歌》的酬答。

全诗分三层意思写:第一层(前四句),写秋江美景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第二层(后四句),写秋夜美景和友人的愁思;第三层(最后四句),写友人的远行和他对未来的担忧。

首联起笔“三山微雨里”,点明地点。三山,即浙江钱塘江口的三座小岛。微雨,暗示着天气将转凉,也是暗示着秋意渐浓。

颔联“江水送寒流”,描绘了一幅秋江送客图。寒流,指秋水。诗人由“三山”引出“江”,“江”又因“寒流”而显得更加冷清萧瑟。

颈联“一棹秋风稳”“双鬟永夜忧”。这两句是对上文“一棹秋风”、“双鬟”的进一步描写。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的刻画,表现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牵挂。

尾联“明日知何处”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他担心自己的未来,更担心朋友的未来。这种担忧,既是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此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借秋江美景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忧虑和担忧,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