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疆驺氏长蛮夷,逐鹿中原佐汉基。
明德裔应馨俎豆,炎荒地自固藩篱。
发兵庄助功存弱,遗憾吴驹怨见欺。
华盖山前修祀事,丰碑犹志故王祠。

【注释】

启疆:开拓边疆。驺氏:指东瓯王,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长:治理。佐汉基:辅佐汉朝。

明德裔:英明的后裔。馨:芳香。俎豆:祭祀用的器物,引申为祭祀。藩篱:比喻保卫国家。

发兵:出兵征讨。庄助:指吴国。功存弱:功劳在帮助弱国。遗憾:感到可惜。

华盖山:地名,今浙江乐清市西南一带。山前:山的前面。

修祀事:举行祭礼。丰碑:大的石碑。故王祠:已故国王的祠堂。

【赏析】

《东瓯怀古四首同郭晚香作》是明代诗人陈子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借东瓯历史人物来表现作者对当时政治形势的看法和态度。

开头两句,点题,说东瓯王开拓边疆,辅佐汉朝建立基业。“邹”字用得很有分量,既表明东瓯王的英烈,也暗指他身后的子孙后代仍承继其遗志,不忘开疆拓土的功绩。

第三、四句,写东瓯王的后嗣如何继续发扬光大其先人的业绩。“发兵”二句,意思是说,当年吴国出兵帮助弱小国家,如今东瓯王的后人也要像当年一样,去援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国家,从而巩固自己的边防。这二句中,“遗憾”二字是关键所在,它不仅写出了东瓯王后嗣的远见卓识,而且流露出诗人对于吴国的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写东瓯王后人要为已故的国王修造一座高大的石碑,以纪念他一生的功德。“修祀事”中的“修”,就是修建的意思;而“事”,则是指祭祀之事——即修造石碑这件事。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只是简单地叙述一个历史故事;但是,仔细玩味,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思想。首先,诗人通过描写东瓯王的事迹,赞扬了他的英明和远见;其次,通过描写东瓯王后人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先人的业绩这一情节,表达了诗人对东瓯王的崇敬之情;最后,诗人通过对修建石碑这一具体行为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东瓯王后人不忘先人、为国为民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的题材取自于历史事实,但诗人在艺术表现上却做到了高度的创新。他没有直接采用传统的历史题材写法,而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手法来展开故事。他巧妙地将东瓯王的历史人物和诗人本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对照。通过这种手法,诗人既突出了东瓯王的英明和远见,又展示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等修辞手段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比如,他用“明德裔应馨俎豆”来形容东瓯王后人继承先人遗志、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的高尚品质;用“炎荒地自固藩篱”来形容东瓯王后人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方面的英勇无畏精神;用“遗憾吴驹怨见欺”来形容诗人对于东瓯王后代遭遇不幸的同情之心等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