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洪都去,临分最怆神。
夷犹江上棹,珍重客中身。
汲古绠非短,量才尺自均。
芙蓉虽入幕,只恐旅愁新。
诗句释义
目送洪都去,临分最怆神。
- “目送”:此处形容诗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友人离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深切不舍和关注。
- “洪都”: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诗人目送友人离开此地,意味着对江西的留恋和对未来路途的不确定感。
- “临分”:临别之际,即朋友即将分别的时刻。
- “最怆神”:最令人悲伤的是心灵深处的触动,表达了诗人在朋友离别时内心深处的伤感和不安。
汲古绠非短,量才尺自均。
- “汲古绠”:汲,汲取;绠,井上汲水的绳索。比喻学者或读书人广博学识和深厚功力的象征。这里指学问渊博、见识深远。
- “量才尺”:量才能用的标准尺度。比喻衡量人才的能力与职位是否匹配。
- “自均”:自然地、公平地。此处表示根据个人的能力和职位来合理分配资源和职责。
芙蓉虽入幕,只恐旅愁新。
- “芙蓉”:荷花,这里借代为高洁、清雅之意。
- “入幕”:入仕,步入仕途。
- “旅愁新”:旅途中的忧愁是新的,意味着诗人在旅途中可能会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增添了旅途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赏析
戴韫玉的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关切和忧虑。从“目送洪都去,临分最怆神”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离开的情感波动和心情变化有着细致的描绘。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学问和能力的高度评价,以及对于人才配置的合理期待。最后一句“芙蓉虽入幕,只恐旅愁新”则揭示了诗人对前途的忐忑心情,以及面对新环境和新挑战时的不安和担忧。这种情绪贯穿全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哲理,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